讀者的知 – 給以利戶的一個建議
約伯記32:1-14
李子和牧師
引言:以利戶的身分可能是一位讀者
本文以「讀者的知 – 給以利戶的一個建議」為題,乃是將《約伯記》裡的以利戶(El-iy-huw他是我的神)視為該卷書的「讀者」,即,此人是從客觀的角度觀察與分析約伯的受苦事件;至於他本身,並沒有實際參與在整起事件裡。事實上,關於以利戶的論述(約伯記32-37章),不少人認為其論述與先前的三十一章有明顯的不同,因此,以利戶之言論可能是後人所添加。對此,或許也可以說,添加此段經文的後人,必然曾經閱讀過此書卷,因此,與其說以利戶的言論是後人所添加,不如將此段言論視為「後來的讀者對該文本的回應」。
當然,如此的說法,也可以符合多數人的另一種說法,即,以利戶是該事件的旁觀者。而之所以將以利戶視為旁觀者,乃是因為該卷書的起頭只有提到「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就從本處約會同來,為他悲傷,安慰他。」(約伯記2:11),並且,在該卷書的結尾也只記載「上帝對約伯的三個朋友發怒」與「上帝要求那三人去約伯那裡為自己獻上燔祭,並讓上帝的僕人約伯為他們祈禱」(約伯記42:7-10),因此,從該卷書的起頭與結尾來看,以利戶只能算是那起受苦事件的一位「旁觀者」。而如果將該起事件視為一個文本,則身為旁觀者或觀眾的以利戶,其所論述的觀點,就可以算是「當時的讀者對該事件的看法」。
無論是「後來的讀者對該文本的回應」或「當時的讀者對該事件的看法」,顯然地,以利戶的論點值得現代聖經讀者深思,因為,即便是不同時空,現代基督徒與以利戶一樣,都可能是約伯受苦事件的讀者。甚至,如果從以利戶的名字所帶的意思 -「他是我的上帝」來看,以利戶對約伯受苦事件的態度與行動,可以說是值得每一位信靠上帝者探討與反省。因此,本文以「讀者的知」為題,想要藉由聖經中對以利戶的相關記載作省思,期待提出一個給以利戶的建議,也讓現代基督徒在面對周遭有人如約伯受苦時,可以有比較符合聖經教導的態度與行動。
旁觀者的清,不一定有益!
如果將以利戶設定為《約伯記》的讀者,則對於具有同樣身份的你我,以利戶的言論顯然更加是值得探討,畢竟,如果以利戶的角色是被設定為旁觀者或讀者,則其對約伯與那三位朋友所提出的論述,雖然可能是客觀;但似乎無法讓受苦中的約伯得到助益,因此,那些看似旁觀者清的客觀言論,可能有需要補強之處。事實上,誠如上文所言,如果以文本的觀念來說,以利戶的角色似乎是被設定為一位「讀者」。既然是讀者,則以利戶沒有必要擔當約伯的朋友或安慰者,因此,理所當然地,這位讀者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分析約伯的受苦,也可以從旁觀者的立場評斷約伯的三個朋友。當然,從另一個讀者來看以利戶這位讀者,其實,此人的整段言論都可以被排除於該文本。
或許是因為《約伯記》作者的巧妙編排,讓身為現代聖經讀者的我們,可以從該卷書裡察覺「讀者有可能對文本裡受苦者的經驗冷眼旁觀」。換句話說,從《約伯記》的記載中,一位讀者可以從另一個讀者的觀點察覺讀者可能犯下的錯誤。或許,不少書籍的作者,尤其是故事書的作者,總是期待要讓讀者不自覺地融入在書中主角的意境,因此,在作者刻意的安排下,讀者很容易與書中主角一起喜怒哀樂。不過,也許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冷眼旁觀者」的存在,《約伯記》的作者除了以文字描述讓讀者得以感受約伯的苦楚;另外,在書中所記載的以利戶之言論中,似乎也讓讀者察覺「讀者可能會不經意地成了有理無情的冷眼旁觀者」。
或許,不只是研讀書本的讀者可能會讓「旁觀者清」成為「冷眼旁觀」,在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觀察周遭的受苦事件,無論是透過身邊的人口耳相傳、新聞媒體或網路消息,通常,知道受苦事件以後,除了有為受苦者感到同情者以外,也可能有不少人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用如同以利戶的口吻作事不關己的評斷。於是,難以避免地,當以利戶認為事不關己卻又很有興趣地發表高見以後,受苦者大概就只能像是約伯一般,難以從那些滔滔不絕的大道理得著任何助益。就像是一個寓言故事所說:當某人不小心跌落深坑,經過那坑的人如果提出「那坑有多深的數據」「此人跌落深坑的原因」「避免跌落深坑的方法」…可能,那些客觀的資料無法實質幫助正在深坑裡的受苦者,甚至還可能讓那受苦者更加心煩。
對跌落深坑者冷眼旁觀的以利戶,就像是沒有對約伯感同身受的讀者,即,在研讀《約伯記》或其他聖經書卷時,如果讀者只是將聖經做為研究的文本或工具,就可能會如以利戶對約伯與其三位朋友提出旁觀者清的論斷。事實上,從《約伯記》的記載看來,在以利戶的開場白中顯露,他原本可能是在一旁觀察四人對話的局外人;不過,在聽完約伯與朋友們的對話以後,以利戶開始不滿約伯三位朋友的無能。如此的不滿,其實是不應該出現在局外人的身上,否則就成為台灣人所謂的「人在吃麵,你在喊燒」。事實上,如果以利戶要參與該事件,或者是要成為文本的一部份,應該要跳脫局外人的身份,不僅是發表高見,也要為高見付諸幫助受苦者的行動。
可能,從以利戶的言論來看,他大概是認定約伯是有罪,因此,對於約伯的三位朋友無法讓約伯認罪,以利戶感到憤怒。於是,雖然照他自己所說的社會倫理,記為年輕的他可能不適宜在長輩面前高談闊論;但是,他終究是忍不住要發表自己的觀點。而為了合理化自己發表高見的越矩行為,以利戶需要先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地位,於是,他說:「但在人裡面有靈;全能者的氣使人有聰明。尊貴的不都有智慧;壽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因此我說:你們要聽我言;我也要陳說我的意見。」。(約伯記32:8-10)從以利戶的說詞看來,他似乎想以「全能者之名」為自己的言論背書,而如此的情況,或許就像是現代人要提出某些不同於他人的見解時,多半會先引經據點或提出名人所言,以此增加自己的論點之公信力。
相類似地,從現代處境看來,也曾聽過某些基督徒會以「上帝對我說話…」達到類似上述的效果。當然,無論那所謂的「上帝對我說話…」是否被約伯與其三位朋友接受,通常,那樣的說法至少可能會引起讀者或聽者的注意。而當讀者或聽者注意到以利戶所說的話,則照理來說,那些話語就會成為新的文本,開始要接受其他讀者的批判。而如同以利戶的作法,或許,其他讀者會以「他是我的上帝」之立場評斷以利戶,因此,可以對以利戶提出質疑,問說:「你的論點與行動符合全能者(上帝)的教導嗎?」「全能者(上帝)會喜悅你的說法與作法嗎?」如此的質疑,其實也讓人想起一個故事 – ”Where Love is, God is”,並且,這個又稱為「鞋匠馬丁」的故事,或許就可以作為「給以利戶的一個建議」。
給以利戶的一個建議
蘇俄作家托爾斯泰所編寫的「鞋匠馬丁」,乃是一個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因此,本文中只簡略描述故事內容。話說,馬丁是一位年老孤獨的鞋匠。因為年少時喪妻,唯一的兒子又在很久以前因病過世,導致馬丁如同當年被撒但攻擊的約伯,對未來沒有盼望。於是,馬丁的生活重心只在於工作,每天專注於客戶帶來修理的鞋子。而在工作時,馬丁也會觀察窗戶外的路人,尤其,當路人經過時,他總能透過過路人腳上的鞋子辨別路人的身份。不過,因為他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因此,對他而言,工作坊外熟悉的街道上所發生的一切,既是熟悉卻又彷彿與他無關……,直到有一天,有一位神職人員的到來,帶給馬丁很大的改變。
那位神職人員來到馬丁的工作坊時,拿出了一本用皮革做封面的聖經,想要為那破舊的書皮作修補。而在交談之間,神職人員似乎發現馬丁的孤獨,於是對他說些鼓勵的話,並告訴他:「或許你只為自己而活?」;馬丁聽了,質疑地問說:「只剩我一人,我又該為誰而活?」神職人員則提醒他:「上帝創造你的生命,你豈不應該為上帝而活?」……經過一番對話以後,神職人員決定將聖經留在馬丁的工作坊,並約定一個禮拜後再來取回。那之後,馬丁不經意地開始讀聖經,而當他讀到「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路加福音書7:36-47)之後,他發現那名為西門的人,沒有禮遇耶穌。
於是,馬丁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是我,會以什麼樣的禮物招待耶穌呢?」而想著想著,馬丁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但不多久,馬丁隱隱約約地聽見:「明天,到街上來找我」,於是他又驚訝地醒來,問自己:「會不會是耶穌要來找我啊?」第二天,馬丁望著工作坊外的街道,滿心期待耶穌的來訪。因為很專注地望著工作坊外的街道,他聽見正在寒冬中剷雪的清道夫打噴嚏的聲音,於是他邀請他到屋裡喝杯熱茶,也和那位平時沒多說話的清道夫聊天…。清道夫離開之後,馬丁又聽見街道上有嬰兒的哭聲,原來,是一位帶著嬰兒的婦人在寒冬中快要冷死,於是,馬丁邀請受凍的婦人到工作坊取暖,並且給了婦人一件破舊的外套……。
帶著嬰兒的婦人離開以後,馬丁又幫助了一位老婆婆與小男孩和解,不僅避免了兩人的紛爭,還讓得到赦免的小男孩成為老婆婆的小幫手…..。而如果從馬丁的行動來看,他已經在幫助人的過程中逐漸改變自己的角色,即,他已經從街道邊的旁觀者轉變為街道中的關懷者。而更令人興奮的是,當他的角色在無意間轉變以後,他對街道中的過路人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被耶穌記念與讚許。可能,本身沒有財富地位的馬丁,他所能夠做到的,只是邀請受凍的清道夫喝杯熱茶、只是送一件舊外套給受凍的寡婦、只是替犯錯而將被責罰的小男孩求情……;但是,當馬丁從街道邊的局外人轉變為街道中的關懷者以後,原本那只為自己而活的生命,卻因為他對身邊的弱勢者所做的小事,於是,上帝賞賜給他的生命就產生莫大的意義!
當然,對於聖經讀者而言,這個故事無疑是以耶穌的教導為原型,即,耶穌在向人闡明天國真理時提到: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34-40)對於馬丁的轉變,如果延續上文以「讀者」與「文本」的角度來看,則現代基督徒可以發現:如同故事中的馬丁,聖經的讀者也可以從局外人(旁觀者)轉變為文本裡的實踐者,即,成為「聖經裡被王稱許的義人」。
結語:讀者以外,還有讀者!
借用C.S. Song的神學方法 -「故事之前,還有故事」,對於聖經的讀者而言,其實「讀者以外,還有讀者」!甚至,如果參照「使徒信經」所提醒,既然耶穌基督將來必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則或許可以說,最終極的讀者或評斷者乃是耶穌基督。以此來說,跟隨耶穌的基督徒不只是要用心查考與明白聖經中所記載的真理,更要保握機會地努力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對此,或許托爾斯泰正是眼見當年的東正教會對弱勢受苦者的冷漠,於是,這位蘇俄基督徒作家以耶穌的教導為原型編寫故事,要提醒讀者:比起那些宏偉的教堂建築與隆重的禮拜儀式,基督徒更應該要重視與實踐的是耶穌基督所教導與示範的真理。
確實地,從聖經的記載看來,似乎沒有發現耶穌曾著重於聖殿的建築或禮拜的儀式;反而,在聽見旁人誇耀聖殿的美石和裝飾時,耶穌說:「論到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將來日子到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路加福音21:5-6)顯然地,耶穌並不重視聖殿的華麗建築,甚至,在潔淨聖殿之後,他還預言要以自己的身體取代聖殿(約翰福音2:13-21),並且,在與井邊婦人的對話中,耶穌也提醒人要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約翰福音4:19-24)。相類似地,耶穌也不同意法律賽人只強調律法的字面意義,甚至,耶穌還公然譴責律法主義者將典章律例作為壓迫弱者的工具。
從耶穌的教導看來,身為聖經讀者的基督徒,要避免在無意間成為冷眼旁觀的讀者,因此,正如本文題目所言,現代基督徒要明白「讀者的知」,避免以聖經的知識定罪或批判他人,也不要借用全能者上帝之名而成為以利戶,即不要自以為「旁觀者清」而將自己視為受苦事件的局外人。從耶穌的教導,托爾斯泰或許提出了一個給以利戶的建議,而從馬丁的故事看來,身為聖經讀者的基督徒當要以聖經的真理自省,並將上帝的愛實踐於周遭的約伯身上。正如耶穌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Where Love is, God is!願聖靈引導幫助,讓我們在愛的行動裡看見上帝的實在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