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禮拜?從耶利米的經驗來看…
耶利米書51:15-19;創世記1:1-5
李子和牧師
引言
本文以「為何禮拜?從耶利米的頌讚來看…」為題,想要從以色列人即將滅國受擄的時代背景,探討現代基督徒做禮拜的相關議題。對於多數基督徒而言,每個主日做禮拜乃是信仰生活的一環,而或許,不少人已經將做禮拜養成為一種習慣,尤其,如果是成長於基督徒家庭的人,如此的習慣乃是家族性或群體性,於是,禮拜天一到,就很自然地穿著整齊,來到禮拜堂裡坐好,預備將一個鐘頭的時間奉獻給上帝。
養成固定做禮拜的習慣,可以說是基督徒家庭對子女的期待,因此,有些教會要求出外讀書的子弟,要向當地教會申請「固定做禮拜與聚會的證明」。而教會如此要求的原因,通常是希望基督徒子弟外出求學時「不要停止聚會」,畢竟,當青少年學子獨自在外求學時,家族性的做禮拜習慣可能會失效,而若是受到同儕的誘惑,就有可能會在禮拜天跟著同學出去玩樂。難怪,基督徒團體是會想辦法在大專院校裡成立團契,為的是要「顧好」外出求學的小羊,當然,也同時可以向小羊的未信主同學宣揚福音。
基督徒能夠從小養成做禮拜的習慣,顯然是具有相當實際的正面功效。不過,從耶利米書的脈絡背景來看,約西亞王大規模進行宗教改革、將祭典或禮拜集中於耶路撒冷以後,以色列百姓卻是逐漸走向滅國受擄的下場,而對此,不禁令現代聖經讀者警惕、質疑問道:「約西亞所舉行的禮拜出了什麼問題?」當然,從聖經的記載看來,不少人已經知道,問題可能是「若是禮拜中過於注重儀式,可能讓人忽視上帝話語的重要!」也就是說,因為約西亞所舉行的禮拜儀式相當隆重與震撼,可能導致百姓不自覺地忽略要在禮拜中認真聆聽上帝賞賜的真理。
或許是為了避免類似的遺憾繼續發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就以「上帝的話」作為禮拜程序的主軸,以本會為例,程序單上可以看見禮拜分為三部分:「等候上帝的話」、「恭受上帝的話」與「回應上帝的話」。如此看來,本文的題目「為何禮拜?」,答案應該是與「上帝的話」相關;不過,進一步來說,做禮拜的人,又是要如何與上帝的話產生關連?以下,要從耶利米對上帝的頌讚來思考「為何禮拜?」,而思考之前,先要回顧當時的時代背景。
耶利米頌讚上帝的時代背景
因為接連幾個主日都是談論關於耶利米書的記載,大概,對於當時的以色列百姓所遭遇的滅國受擄處境,多數人已經不會陌生;不過,本文想要從耶利米個人的可能會有的觀點探究「他為何頌讚上帝?(或者說,他為何在滅國受擄時頌讚/禮拜?)」,因此,以下僅就耶利米本身的遭遇做簡單的描述。首先,當時還算年幼的耶利米,其被上帝勉強而接受呼召的時間點,正值約西亞開始去除偶像後的第二年(代下34:1-7,約西亞作王十二年開始除偶像;耶1:2,約西亞作王十三年時,上帝的話臨到耶利米)。
五年後(約西亞作王十八年),約西亞王派人整理聖殿,於是發生了「找到律法書」事件,而那個事件引起後來約西亞舉行相當大規模的「逾越節」儀式(代下35:1-19),等於是向以色列百姓(或許也包括被亞述帝國所滅、留在北國境內的以色列餘民)重述上帝帶領他們的祖先「離開埃及」的恩典。約西亞王舉行如此大規模的祭典,彷彿是讓已經分裂的以色列百姓回到十二支派聯盟時期,並且,祭典集中於耶路撒冷,可以說是企圖以聖殿所在的錫安山取代為當年的西乃山,因此,在一旁觀察的少年先知耶利米,或許會認為「約西亞所做的一切努力,極可能是為了復興大衛王國」。
耶利米若是有如此的想法,可說事出有因,畢竟,聖經記載,修理聖殿工程完成以後,埃及法老為了協助那滅掉北國以色列的亞述帝國,於是帶著大軍要經過猶大國邊境而向北方移動,而當時,約西亞貿然出兵阻擋埃及軍隊,若是考量他們才剛在逾越節中回顧出埃及事件,則若是接下來會對埃及軍隊發現累積已久的舊恨,以及報復亞述帝國滅北國與對南國欺壓的新仇,就不會是讓人想不通的事。因此,約西亞不惜代價地出兵阻擋埃及卻死於米吉多戰役,此舉更可以讓耶利米看出「宗教祭典集中於耶路撒冷的政治企圖」。
當然,上帝給耶利米的異象,顯然於約西亞的想法不同,因為,異象中的「一根杏樹枝」與「燒開的鍋,從北而傾」(耶1:11-19),應該是代表「將要攻擊南猶大國的乃是來自北方的新秀 – 巴比倫」!事實上,如果從上帝透過耶利米所提出的警告來看(耶2:4-6:30),以色列百姓應該是要在回顧歷史以後「向上帝悔改」,因為,回顧先前的歷史,打從出埃及後的曠野歷程,以色列百姓是一再地悖逆上帝,甚至,大衛建立聯合王國以後,接續為王的所羅門其實是企圖以「效忠大衛家」取代「十二支派共同向上帝所立的約」。
假設耶利米也曾參與在約西亞所舉行的大祭典中,或許,耶利米書裡的記載是對約西亞與眾人的提醒,即,上帝不僅要百姓破除偶像,更重要的是,百姓要尋求上帝的旨意、不能夠繼續以功利主義壓榨弱勢、不能繼續學習帝國主義而成為另一個法老…。極可能地,即便眼見約西亞所舉行的超大規模祭典,耶利米卻可能沒有因此得到安慰,因此,他傳達上帝的警告,說:「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在寬闊處尋找,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若有,我就赦免這城。」(耶5:1)
看來,耶利米對於「為何禮拜?」有不同於約西亞等人的觀點,甚至,按照經文記載,他直接提出「禮拜的儀式中,有人雖然向上帝誓約,其實卻是表面功夫、假情假意!也就是說,耶利米或許是要指出,在那場超大規模的逾越節祭典中,王與百姓只是想著要復興大衛家、期待上帝幫助他們再次脫離埃及帝國,甚至,最好是反過來能夠出兵壓制埃及的軍隊…。由此看來,耶利米大概是認為「那些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舉行大規模祭典」,而如果耶利米是生活在現代的基督徒,或許,他會說「那些人做禮拜是為了滿足自己」。
如果做禮拜的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則約西亞所舉行的大規模祭典應該是達到了如此的目標;不過,誠如上文所言,現代基督徒都知道,做禮拜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要以「上帝的話」為中心。因此,對於當年的耶利米而言,王與百姓應該要撇開自己內心對禮拜的預設,即,不要想「禮拜是否能夠滿足我?」,卻是要想「上帝要在禮拜中對我(們)說什麼?」「上帝要在禮拜中調整我(們)什麼?」…更確切地來說,如果上帝對我們所說的是「警告」或「責備」的話,反而,我們要學習耶利米,在受責罰的處境中頌讚上帝!
耶利米在受擄的處境中頌讚上帝的創造
按照耶利米書40章的記載,在巴比倫大軍攻陷耶路撒冷並開始擄走猶大國百姓之時,耶利米被釋放而得到暫時的自由;不過,後來,有一些被聖經作者稱為「驕傲的人」(耶40:2)又開始攻擊耶利米與他的書記巴錄,並且,在耶利米書43章中,記載了先知與書記被強行帶到埃及過流亡的生活。而從聖經中接下來的記載看來,那之後,耶利米開始宣講上帝對曾經欺壓以色列的國家施行審判,包括對埃及、非利士、摩押、亞們、以東…以及巴比倫等國家的責罰。並且,在論述巴比倫所要遭受的災難之後,耶利米書裡出現了一段「對上帝的頌讚(台語漢字版以「謳咾上帝的詩歌」為該段經文的標題)。
在滅國受擄的悲慘處境中,耶利米書裡提到「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他一發聲,空中便有多水激動…」(耶51:15-19)對於現代聖經讀者而言,這段頌讚「上帝創造天地」的論述很容易讓人想到《創世記》開頭所記載之「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1:1-2)。而若是考量耶利米是在國家滅亡且百姓受擄的處境中提出如此的說法,則很可能地,當時的先知大概是將以色列人受擄的困境視為「混沌失序」的狀態。
的確,當巴比倫大軍攻破耶路撒冷城以後,上帝的百姓在士師時代與王國時代所努力的一切都化為烏有!也就是說,以色列人的先人在迦南地所建立的一切,包括城牆、溝渠、房舍、農田、牲畜、軍隊、甚至是令他們感到驕傲的聖殿,在巴比倫軍隊的大肆破壞下,全都成了廢墟!而對於那群受擄的上帝百姓而言,眼見故鄉已成為廢墟,眼見那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彷彿被洪水淹滅、猶如是被土石流沖刷破壞的混亂泥濘之處,大概,混沌失序的景況已經讓他們對國家民族失去了盼望。
或許,比起從前在埃及地為奴的勞苦,那受擄到巴比倫的下場,更是令以色列百姓絕望的悲哀。畢竟,當年,雅各帶孩子們進入埃及地時所得的一切,可以說多半是靠著約瑟的關係,即,原本就不是屬於其他支派的產業;然而,進入迦南地以後,各個支派除了得到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的土地,其實,從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的聖經記載看來,他們在經營那片土地時都曾付出相當大的心力。
不過,因為偶像崇拜與功利主義而惹怒上帝以後,以色列百姓在先前所付出的心血都宛如掉入黑洞!而面對那吞噬一切的黑洞,滅國受擄的以色列百姓對未來,實在是看不見一絲光明;除非,那向他們應許永不滅絕的上帝,再次地從空虛混沌中創造天地!而論及上帝創造天地,從《創世記》作者的記載看來,可以說,上帝是以「話語」設立「秩序」,對此,以聖經中對第一天的創造所描述的情形為例,該段經文記載「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上帝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3-5)
顯然地,上帝不僅是以「話語」設立受造世界的「秩序」,同時,上帝還以話語為受造者「命名」。而論及上帝對受造者的命名,如果從人類社會的倫理關係來合理猜測,名字應該是代表「上帝對被命名者的期許」,或者說,命名的用意是「對受命名者所交代的任務」。而以此來看,上帝從混沌失序中首先創造了「光」,並且,上帝看那光是好的,又在那之後,上帝就對「光」命名且賦予了「光」要「與暗分開」的任務。而論及那「與暗分開」的任務,對於正在面對黑暗混沌的耶利米與他的同胞而言,可以說是「重新得到盼望的第一步」,也可以說是「在創造的第一天做禮拜的理由」。
結語
上帝創造天地的第一天,對於現代基督徒而言,乃是主耶穌基督復活的主日,也就是台灣社會裡所說的「禮拜日」。禮拜日做禮拜,對於不少基督徒而言,可能是一個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而如果教會能透過各種方法讓基督徒保持這樣的習慣,應該是具有正面的意義與功效。不過,除了繼續保持如此的好習慣,從耶利米在面對苦境時提出對上帝的頌讚看來,其實,做禮拜更是讓人從上帝的話語重新受創造的開始。也就是說,對於現代基督徒而言,「為何禮拜?」的答案之一,乃是讓人可以脫離混沌、從上帝賞賜的真理重新被創造。
生活於現代處境的基督徒,平日裡難免會在職場、學業、以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繁雜中不自覺地失去秩序,即陷入生活中的混沌狀態。而面對混沌或失序的狀態,先知耶利米提供了一個值得學習的經驗,那就是「在禮拜中頌讚上帝」!以此來看,做禮拜是以上帝的話為中心,而所謂以上帝的話為中心,乃是指被上帝的話重新創造、調整、命名、並執行上帝所賦予的任務,也就是在做禮拜的過程中接受上帝的話、成為「光」而與黑暗分開!當然,誠如耶穌所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 8:12)基督徒要成為世界的光,需要遵循耶穌基督的真道,因此,誠心懇求聖靈幫助,讓我們明白做禮拜的重要,也透過等候、恭受與回應上帝的話,得著被上帝不斷創造的新生命、成為與暗分開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