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但以理的明白
但以理書12:1-13
李子和牧師
引言
本文的題目是「明白但以理的明白」,不過,對於聖經讀者而言,可能會先注意到「但以理的不明白」,因為,在但以理與上帝使者對話中所出現一句經文-「我聽見這話,卻不明白,就說:「我主啊,這些事的結局是怎樣呢?」(但12:8)顯然地,對於當時的但以理而言,他似乎是認為自己有「無法明白的一些事」,而從前文看來,他所不明白的事應該是與「末日的結局」相關。不過,但以理提出自己的不明白以後,緊接著,上帝的使者卻說:「你只管去」,極可能地,那是要讓但以理「不用擔心」他的不明白,畢竟,關於末日的事情已經「隱藏封閉,直到末時」。
提醒但以理「不用擔心」以後,上帝的使者又說:「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清淨潔白,且被熬煉;但惡人仍必行惡,一切惡人都不明白,惟獨智慧人能明白。」(但12:10)。從聖經作者的描述看來,雖然但以理認為自己有無法明白的事;然而,上帝的使者卻是提醒他「那些事情本就已經是要隱藏,至於你則不用擔心(你只管去)」。並且,上帝的使者接著又提出讓但以理更加不用擔心的說法,即,「不明白的是惡人;能明白的是智慧人」,而若是從整卷的《但以理書》來看,顯然地,上帝的使者不會認為但以理是惡人,因此,雖然但以理自認為有無法明白的事,聖經作者卻又藉著上帝的使者的說法表明「其實,但以理是能明白的智慧人」。
但以理自認為有無法明白的事,或許,對於許多現代基督徒而言,也曾經有過如此的經驗或感受。事實上,當信靠上帝的人遭遇困境或阻礙時,往往會發問:「真是不明白上帝的旨意到底是什麼?」而如此的發問,通常,除了是要表達內心的苦惱與不解,也可能是渴望想要「趕緊」明白上帝的旨意。當然,對於不少人而言,導致內心苦惱與不解的問題,可能在當下、甚至後來都沒有得到答案,因此,從現實生活中看來,當年但以理的不明白也可能是許多曾經遭遇患難者的不明白。不過,既然上帝的使者已經提醒「不用擔心那些無法明白的事」,則本文想要討論並期待能夠「明白」「但以理的明白」。
但以理的明白?從最後的異象來看…
《但以理書》第十至十二章中記載但以理所看見的最後一個異象,而在異象的結束之前,但以理看見兩個人分別站在河的兩岸,其中一位向站在河水上、穿細麻衣的使者(可能是10:5所描述的那位)發問,說:「這奇異的事到幾時才應驗呢?」而那位站在河水上的使者則回答「一載、二載、半載」。顯然地,從前文 -「那時,保佑你本國之民的天使長米迦勒必站起來…你本國的民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12:1-3),那「奇異的事」是指「困苦中的百姓得到拯救、死人要復活、惡人要受罰、智慧人與使多人歸義的要如星辰發光」,而因為上述的景象極為美好,於是,對於那「三個半的時期」,但以理也想要明白,正如許多面對災難或困境的人會想要知道「到底還要等多久?」
不過,深知偤太文化的但以理或許會想到「一個時期、加兩個時期、再加半個時期的三個半時期,乃是七個時期的二分之一」,因此,按照偤太人「將七視為完全數」的傳統,「三個半」代表「完全時期(永恆)的一半」,也就是說,對於但以理而言,他應該是明白「時候未到,但一定會到」。換句話說,對於奇異之事應驗的時間點,但以理已經明白「雖然目前看起不出端倪;不過,絕不會是遙遙無期」。而因為明白了奇異的事必然會應驗,但以理又進一步表示自己「聽見卻不明白」,因此,他沒有詢問「時間點」,而是向上帝的使者提問,說:「這些事的結局是怎樣呢?」(但12:8b)
但以理不再對「時間點」好奇,而是想要知道「結局」,極可能是想要明白「如何得永生?」「如何能如星辰永恆發光?」,或者,他擔心「自己會不會受罰?」…對此,上帝的使者提醒但以理「你只管去(不用擔心)」。所謂的「你只管去(不用擔心)」,其實,很值得現代基督徒省思,畢竟,上帝的使者說「你只管去」的對象是但以理,至於但以理之外的人則要謹慎,因為,終末審判後除了有永生的福份,也會有永遠的責罰。而若是要像但以理一樣不用擔心,則要注意「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清淨潔白,且被熬煉;但惡人仍必行惡,一切惡人都不明白,惟獨智慧人能明白。」(但12:10a)。按照經文所述,但以理是智慧人,因此不用擔心;不過,倘若其他人還沒有明白但以理的明白,或許,就必須趕緊探討如何成為上帝使者口中的「那些智慧人הַמַּשְׂכִּלִים」?或者說,要思考如何能「明白בִּין」但以理的「明白שָׂכַל」?
從希伯來聖經來看,「惟獨智慧人能明白」只是וְהַמַּשְׂכִּלִים יָבִינוּ兩個字,即,智慧人(Sha-Ka-L)」與「明白(Bi-Y-N)」。而所謂的「智慧人」是將「明白/領悟(understand)」的動詞型態改為Hif‘il 分詞型態(使成為understanding的人),至於「明白」則可以被解釋為「understand(明白、瞭解)、consider(細想)、prudent(精明)、perceive(察覺)…」,因此,該句經文是以兩個同義字組成,而那兩個原型為動詞的字,也都具有「明白」的意思,就好像現代人常聽到的「瞭解我/你的明白」之說法。
簡言之,「明白」的動作相當重要,因為那就是成為「可以不用擔心」的智慧人(明白人)之關鍵。而若是進一步地看上帝使者最後對但以理說的話 -「你且去等候結局,因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分。」(但以理書12:13)則絕大多數的聖經讀者應該都會想要成為智慧人或明白人,畢竟,如同但以理的智慧人可以安然等待終末審判後的「站立(A-Ma-D, stand)」與「得份(G-Ow-Ra-L, 抽籤用的小石頭。可能是類似約書亞記十三章記載的以色列十二支派拈鬮分地為業)」。
如何明白?但以理明白之前的過程…
說到但以理明白之前的過程,想起前不久與幾位教會弟兄姐妹去鐵板燒店用餐的經驗,或許可以用來幫助思考這個問題。記得,那天用餐的結果相當愉快,因為主廚相當有自信地料理一道又一道的佳餚,讓客人在約末兩個鐘頭的時光裡很是享受。而若是以過程與結果來說,那「讓客人很是享受」乃是店家期待的結果,至於過程或如何達到那樣的結果,其實,在背後還有許多不可或缺的要素。比方說,那天要出門之前,教會弟兄先是告知何處可以停車,於是,到達該餐廳時就不用花費心思找停車位,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餐廳。
進入餐廳之後,發現光線柔和、動線分明,且立即有服務人員引領入座,讓人感到賓至如歸。而在入座以後,椅子的軟硬適中與友善的空間讓人感到非常舒適,於是可以與坐在身邊的兄姐輕鬆地交談,並且,以目測的距離來說,使用輪椅的客人大概也可以自在地入座用餐…。那之後,主廚開始與客人互動,並且在簡單介紹以後,著手各個料理的步驟。而在介紹之間,主廚提到桌面上的所有配料與醬汁都是自己親自準備,甚至,那被切得如絲的高麗菜,也是自己親手所為。那時,讓筆者想起自己在離開美國之前,原本有意與友人合作經營鐵板燒,但適逢911事件而作罷且回台定居。
因為自己先前的經歷,於是,當那位主廚提到他在服務客人之前的準備,筆者腦海裡就浮現以前在友人的鐵板燒店裡學習的往事。事實上,對於那位主廚所言「連高麗菜絲也是自己親手所切」,個人不會質疑,畢竟,那正是練習「刀工」的好時機。不過,除了那位主廚親手所為的部分,其實,在餐桌上面要出現佳餚,必然還要有助手與服務人員先前的預備。畢竟,如果客人走進餐廳,發現師傅還正在磨刀、切高麗菜、打醬汁、備料,而助手與服務人員還沒有在餐桌上放置餐具、碗盤…,則店家所期待之「讓客人很是享受」的結果不會發生!
顯然地,結果發生之前,必然有一段過程。而以此來看但以理的明白,其實,但以理若是因為上帝的使者所的話而不再對未來擔心,應該是因為他已經在先前的過程中信靠且敬畏上帝。事實上,從上帝的使者對但以理的提醒看來,人們若要如同但以理成為智慧人,就應該要學習他「被熬練中保持清淨潔白」,而說到但以理經過熬練的經驗,聖經讀者必然會回想起先前但以理與三位朋友在信仰上的堅持,即,他們曾經拒絕食用巴比倫王的好物與酒、曾經拒絕膜拜偶像、曾經被仍入火窯或獅子坑…,在那些誘惑與壓迫中,但以理與朋友們堅持敬畏上帝,也經歷上帝的同在。
當然,不僅是誘惑與壓迫,從但以理的經驗來看,他也曾經在解夢、異象中認識上帝的旨意,因此,可以說,但以理曾經與上帝同工,先是為王解夢,後來,他自己也領受異象,學習求問上帝的使者,甚至,在第九章的記載中提到,但以理在研讀《耶利米書》以後,透過禁食祈禱的方式,想要明白上帝的旨意,而上帝也差派加百列為但以理解惑。顯然地,但以理能夠成為明白人或智慧人,並不是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待,卻是經過一番努力認識上帝的過程。
但以理堅持敬畏且信靠上帝,而上帝的使者讓他明白「堅持敬畏與信靠上帝的智慧人不用擔心未來,只管安然等候上帝要賞賜的福份」。顯然地,現代基督徒若是能夠明白但以理的明白,就也同樣地可以在平安喜樂中等候將來的審判。不過,誠如上文所提,要「明白」但以理的明白之前有必經的過程,就好比上文提到的餐廳主廚,如果沒有在先前做好充足的預備,則店家與客人所期待的美好結果不會發生;反而,如果客人在店家尚未預備好時進入餐廳,則主廚、助手與服務生可能會措手不及而忙中出錯,或許,不僅是餐桌上無法出現佳餚,甚至,廚房內場中還可能因為緊張而發生紛爭、著火、滑倒…等憾事。
結語
但以理的明白,乃是經過一段漫長準備的過程。而論及漫長,其實,多數聖經註解書都會提醒讀者「但以理書的作者的寫作目的是要幫助馬加比革命時期與之後的讀者,讓上帝的子民在誘惑與壓迫中堅持敬畏與信靠上帝」。事實上,多數聖經讀者都認為,該卷書的第十一章後半段所記載的災難,就是「希臘統治者安提阿哥四世對偤太人的迫害」,而當時,為了誘惑偤太人接受希臘文化,或者說,為了強勢以希臘宗教統治偤太人,被比喻為北方惡王的安提阿哥四世竟然在聖殿殺豬獻祭…,後來,引發了馬加比革命運動,而死傷慘重卻堅持不退讓的結果,不僅是迎來了潔淨聖殿的光明節(Hanukkah),也曾經建立短暫獨立的馬加比王朝(Hasmonean Dynasty)。
顯然地,從但以理書的內容編排看來,作者是運用了「從過去的歷史中學經驗」的觀點,即,既然但以理在受擄於巴比倫與波斯時期都能夠堅持對上帝的信仰,則在安提阿哥四世推行希臘化的誘惑與壓迫中,偤太人應該也能夠堅持敬畏與信靠上帝,即便那樣的堅持會帶來「殉道(Martyr)」的結果,仍然要因為明白但以理的明白而為主「見證(Martyr)」。雖然,論及安提阿哥四世的迫害,按照但以理書作者在第十章的記載,曾經讓看見異象的但以理全身無力、昏倒在地。不過,但以理終究是靠著上帝使者的觸摸而站了起來!
被上帝的使者指為智慧人的但以理,顯然地,他已經明白「自己可以不用擔心,可以安然等候終末的審判」,而如此的結果,其實是經歷過「自我要求、為王解夢、看見異象、研讀聖經、無力昏倒、靠主又站起來」等過程。對於現代基督徒而言,明白但以理的明白乃是相當重要,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夠像但以理可以解夢或看見異象,但卻一定可以學習他讀經與祈禱,從以色列百姓的經驗中認識上帝、敬畏上帝、信靠上帝。所以,懇求我們所敬畏與信靠的上帝幫助,讓我們也努力明白但以理的明白,讓我們也成為智慧人,因為「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