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你我
創世記33:1-11
李子和牧師
本文以「不分你我」為題,也就是「不要計較」的意思。說到計較,聖經記載中有不少因為計較而引起的「紛爭」的事件,比方說,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以後,因為計較是誰的過錯,在推卸責任時就有不和睦的表現。後來,該隱也因為上帝看重亞伯的獻祭,於是在計較中殺害親兄弟,又後來,還有許多因為計較而引發紛爭的傷害,甚至,連信心之父的家庭裡也難以避免如此的悲劇。論及亞伯拉罕的家族,其實,打從他的妻與妾互相計較,就導致以實瑪利與以撒分道揚鑣,而以撒的雙胞胎兒子們,更是在母腹裡已經開始計較(創世記25:22-23)。
對於人類長久以來互相計較的問題,本文想要從以掃與雅各的經驗探討「如何不分你我?」而關於以掃與雅各,雖然說,他們是在母腹裡已經相爭,但比較具體地來看,大概可以從「紅湯事件」開始說起(創世記25:27-34)。在該事件中,以掃為了滿足一時的需要,將長子的名分賣給了雅各,也同時就失去與上帝立約的身份與福份。後來,無論雅各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取得父親的祝福,顯然地,按照聖經裡前後文的脈絡,當以撒奉上帝之名為雅各祝福時,可以說,那是按照以掃與雅各先前對「長子名分」的約定,因此,雅各繼承亞伯拉罕與上帝的約,應該算是具有其正當性。
不過,顯然地,衝動的以掃並不願意履行先前與雅各的約定,因此,他想要違約並搶回父親對繼承人的祝福,於是,聖經記載,以掃因他父親給雅各祝的福,就怨恨雅各,心裡說:「為我父親居喪的日子近了,到那時候,我要殺我的兄弟雅各。」(創世記27:41)以掃心裡的話,被顯露在聖經讀者面前,因此,讀者從該隱曾經犯下的惡行來看,或許會認為:當時的以掃也可能無法控制內心的惡念。也因此,為了避免如同夏娃失去愛子的悲慘,兩兄弟的母親趕緊吩咐雅各去投靠舅舅拉班;不過,雅各在拉班的家裡並沒有得到親情的安慰,反而,在寄人籬下的處境下,為了在當地成家立業,他被多次欺騙與剝削。
終於,到了上帝要讓雅各回去父家的時刻,於是,帶著上帝所應許的「我必與你同在」(創世記31:3b),雅各公然地與拉班攤牌,並在上帝的保守下離開寄人籬下的生活。不過,要返回父家的雅各,顯然是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畢竟,當年是為了保命而被迫離家,如今,家裡的情況不知是如何?也不知那衝動的以掃是不是還記恨在心?…無論如何,經歷過「上帝同在」的雅各要往應許之地前去,因為,他所付出的代價本是為了得到與上帝立約的福份。當然,在與拉班多次過招的經驗中,雅各應該也不會貿然行動,因此,他在接近父家之時,先是派人前去向以掃報平安(創世記32:1-5)。
雅各對以掃提及自己在寄居地已經富足,或許是為了避免以掃擔心「雅各是要回來分家產?」畢竟,即便是依照古代近東地區「長子得雙份」的規矩,雅各也可以主張自己應得以撒1/3的財產,何況,當年以掃已經為了紅湯而出賣長子名分,因此,對於以掃而言,他難免會質疑:「雅各回來的居心(目的)?」而當以掃得知雅各已經富足,或許就較為放心地前去與雅各會面;然而,以掃不是隻身前往,卻是帶著四百人隨行。顯然地,「以掃為什麼要帶四百人隨行?」這個問題不僅是讀者想要知道,當年的雅各必然也是有所擔心,於是,他將自己的人產業分成兩隊,以此來避免全軍覆沒的風險。
雅各對自己的產業有周全的保護機制,以此來看以掃,或許,他也有想到自己隻身前去見雅各的風險,也就是說,分開多年以後,兩兄弟之間很難存在著彼此信任的關係。而以此來看,創世記33章所描述的「兄弟重逢景象」,雖然算是感人的一幕;但是,從經文裡的描述看來,兩人的內心或許是各自在防備對方。當然,在如此緊張的情境之下,「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創世記33:4)顯然地,兩兄弟的動作,除了是表面上的親近,其實,也代表彼此都放下警戒,甚至,那「哭了」的背後代表著「在懷疑猜忌的緊張之後,因為彼此和睦而如釋重負」。
當然,依照聖經中前文的描述,當年,是以掃自己不履行出賣長子名分的合約,又在毀約之時心生惡念,才導致雅各被迫離鄉背井,因此,對於歷經千辛萬苦才回家的兄弟,以掃本來就應該要張開雙臂歡迎。尤其,當聖經作者提及以掃說:「兄弟啊,我的已經夠了,你的仍歸你吧!」(創世記33:9)代表以掃已經明白「雅各回家的動機並無惡意」。事實上,從以掃所說這句話看來,「我的(歸屬我)」或許是代表「以掃繼承了以撒的一切家業,並且他沒有要分給雅各」,而對於以掃霸佔家業的態度與行為,雅各欣然接受的舉動代表他不計較,因為他已經赦免了以掃當年的惡念與惡行。
仔細想想,雅各在寄人籬下時的苦楚,可以說是當年以掃不守約所造成的,因此,在外漂流的雅各應該有理由怪罪以掃,也就是說,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雅各對以掃的不計較,應該是兩兄弟能夠和好的主因。畢竟,當以掃看見雅各的妻兒,問說:「這些和你同行的是誰呢?」那時,如果雅各不是說:「這些孩子是上帝施恩給你的僕人的。」(創世記33:5)卻是說:「這是我寄人籬下時打拼的結果…」接下來,按照人之常情來看,以掃或許就會警戒地想:「打拼?雅各是不是也要來和我打?和我拼?」「還有,他說『寄人籬下』,是不是怨恨我當年對他的逼迫?」但顯然地,雅各並沒有提及自己先前所受的苦,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委屈而怨恨,只是將一切榮耀歸於上帝,於是,因為雅各將焦點從「人的問題」轉移到「神的恩典」,就讓兄弟之間的恩怨得以和解。
按照聖經的記載,雅各沒有計較以掃先前的惡,反而是以相當謙卑的態度送禮,而究其原因,若是從雅各先前對拉班的強勢看來,雅各不見得是害怕以掃,而是因為明白「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詩篇16:5),即,他看重「上帝所賜的福」大於「以掃所得的業」。也就是說,經歷過「上帝同在」的雅各,他明白「比世間暫時的產業更為重要的乃是上帝應許的同在(以馬內利)」,因此,已經被賜名為以色列的雅各,他就不與以掃計較世間暫時的產業。而以此來看,當聖經作者提到雅各說:「這些孩子是 神施恩給你的僕人的。」(創世記33:5b)以及「求你收下我帶來給你的禮物;因為 神恩待我,使我充足。」(創世記33:11a)已然顯出「沒有所謂的你的或我的,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
在主裡不分你我,是因為「將一切歸於上帝的榮耀」!從雅各的經驗看來,他無心要與以掃計較以撒留下的家業,或許,對他而言,長子的名分早已經不是為了擁有亞伯拉罕與以撒所留下的產業,而是上帝對立約者所應許的「上帝同在(以馬內利)」。看來,雅各對上帝的信仰,乃是他願意與以掃和好的原因,而因為兩兄弟和好,後來,就還能夠一起打理父親安葬的事宜(創世記35:28)。對此,如果以教會來看,當主內弟兄姐妹確信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並將一切都歸於上帝的榮耀,則不用計較「你的?」或「我的?」,因為信靠同一位上帝,讓基督徒在主裡不分你我、彼此和睦、同心服事上帝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