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看聽之後?
馬太福音17:1-9、彼得後書1:16-21
史耿忠牧師
●引言
今日主題「停看聽」是我們走到十字路口,過馬路或斑馬線時,要我們要停看聽,腳步放慢,停下來看兩邊有沒有車,看紅綠燈時間夠不夠,聽看看有沒有警示的聲音,要注意周圍的安全,這句口號是從小就教導的交通安全宣導。今日所讀經文,馬太福音太17章第1-9節,先看前面第16章這段,法利賽派的人來找耶穌要求神跡,彼得宣認耶穌是基督,耶穌預告祂會受難和復活。然後今經文說,過了六天,這時刻耶穌暫停祂服事、教導的腳步,帶著三位學生彼得、雅各、約翰來到一座高山。所以今日照著教會節期,是主顯節最後的第7主日,也就是變貌主日,我們看見耶穌上山之後,面貌如日頭發光,形象變了的記載,我們今日就用停看聽主題來看馬太所記載耶穌的形象變了的意思來思考對我們信仰的意義。
●變貌主日後…
今經文前後文,16章21-23節及17章9-13節,耶穌講到自己要受苦的記載,所以耶穌形象的改變顯出榮耀,讓我們現在的讀者可以從榮耀的角度來看耶穌的受苦。尤其17章第5節父上帝講:「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對照馬太福音第3章13-17節耶穌受洗這段,17節記載著,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在父上帝從天出聲的宣告,對照著這兩段前段是耶穌祂在世間的服事、事奉的開始;今日這段可以說是耶穌準備受苦向十字架道路的開始。所以照著教會節期來看,主顯節最後的第7主日變貌主日,再來的週三是聖灰日,這日是大齋節期的開始,而這40天,五至六個禮拜,就如待降節期四至五個禮拜同樣。待降節期是為著預備耶穌誕生的日子,大齋節期而是我們信徒要預備,來迎接受難週以及復活節的來到。而這四十天,就有如以色列在曠野的預備及操練,也就像耶穌40天佇曠野的試探,是我們基督徒,自我省察、來預備自己的時間。
●停、看、聽的經歷…
就在耶穌服事的這階段,耶穌停下來,馬太記載說,六日之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及約翰,只有他們四位悄悄地上一座高山。
當耶穌形象變了後,17章3節「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這節中「忽然」原文ἰδού意思直接翻的話是「看吶!」且原文接著的字是ὁράω翻成「顯明」,是看見的意思。所以馬太在這將讀者的注意轉到摩西及以利亞。因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看,而他們原本就是猶太教的人,他們對舊約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所以在猶太信仰的傳統中有個概念,就是彌賽亞的臨到時,摩西及以利亞也會出現。我們也聽過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是代表先知的解釋,但我們假使從摩西、以利亞在山上的經歷來看,摩西上西乃山領受十條誡命,成為以色列人信仰根基,且摩西他下山時面貌發光。而以利亞在逃命的時,在何烈山的時,記載: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以後,以利亞聽到了輕柔的聲音。(王上19:11-13)。所以這樣的記載,都寫出摩西及以利亞都在山上有與主上帝親密的經歷。
而耶穌在世間,這時刻是重要的轉折點,其實耶穌可以在世間成為有名聲的老師、先知,也可以帶領當時猶太人來反抗羅馬帝國,但他知他要是走向耶路撒冷方向,但這條路到底要怎麼走才是上帝的旨意?所以在這時刻,主耶穌暫停祂的事奉,來到山上親近上帝,就在這時刻,形象變了,且看見摩西及以利亞。記載著看阿!有一片光明燦爛的雲,有聲音從這片雲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學生他們聽見從天出來的聲音,更確定耶穌是上帝的愛子,是父上帝所喜悅。在這山上,所看見的、所聽見的,17章9節「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這句裡的「看見」,馬太特別用ὅραμα,也可翻成「異象」。這也是馬太再一次讓猶太的讀者知道這事件就如舊約的先知們一樣,是上帝親自所傳達的。而耶穌接著要去做的事情,是要來走向極大危險及受苦的路途,但主耶穌祂依然願意完全的信靠上帝繼續前進。
●這山與那山
所以這山顯明主耶穌是基督的榮耀,但接下來的另一座山,顯明的是主耶穌所受的凌虐…在這山主耶穌的衣服向光那樣潔白;在那山,主耶穌的衣服被脫掉,甚至被兵丁提去分掉…在這山有摩西及以利亞陪伴及勉勵;在那山,旁邊是兩位強盜…在這山有光明燦爛的雲;在那山,最後黑暗籠罩大地…在這山,彼得說在這裡真好;在另外一座山的地方,彼得不認耶穌,已不知躲去哪了…今日經文,主耶穌來到這座山,尋求、確定上帝的旨意,但主耶穌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祂的學生…
所以今另一段經文,彼得後書第1章16節講到,主耶穌基督大權能來臨的事,不是根據人捏造出來荒唐的傳說,是彼得他們親眼看見的尊榮,是主耶穌從父上帝領受尊貴及榮耀的時,父上帝出聲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主耶穌在這山時,彼得他們也在,是親身聽見從天出來的聲音,所以彼得說對先知所宣布的信息更加確信,因為這信息就像一盞燈照耀黑暗的地方,直到天亮,到晨星出現在人們的心裡。彼得說他們是親眼看見耶穌形象改變的榮耀,也是親身聽見從天所出的聲。雖然彼得後書是彼得當時寫給眾教會在面對假先知、假教師的書信,但這經驗是彼得見證主耶穌榮光的經歷,是看見!也聽見!彼得在這用「視覺」和「聽覺」來講出他的經歷,最後講到聖神的感動,感動這字原文φέρω,希伯來書1:3台語翻做「扶載」,華語翻「托住」,原文有個意思是譬喻船將人載起來,浮在水面,來移動。而太1:21這字有兩處,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出於」,以及剛所提聖神的「感動」,所以彼得在這後書指出假先知、假教師,是出於為的是自己及私心,但是從聖神所出的感動,是會幫助人、教會更加認識主上帝。
●起來,別害怕
行文至此,我們看見彼得能寫出這樣的感動在書信中,但彼得沒為過自己嗎?不曾有私心嗎?從四本的福音書中,我們能知彼得是遇到事情時,就先行動的那位學生,不論用嘴巴還是行為,彼得往往是那位直接就說出口,或直接先動作了。如彼得在六日前,16章16節就說出:耶穌就是基督,永活的子。但21節當耶穌跟學生講祂會受苦難又會讓人迫害而死,彼得也隨即回應:「主啊,千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六日之後,就是今所讀經文,彼得在這山上,主耶穌形象改變,面貌、衣裳發光以及看見摩西、以利亞時,也隨即說「主啊,我們在這真好!你若願意,我們就在這來搭三間棚,一間給你,一間給摩西,一間給以利亞。」我們如此來瞭解彼得,其實彼得是真得很尊敬老師,尊敬耶穌,把耶穌當作老師、拉比跟隨,甚至已認出耶穌是基督,彼得所說、所做,其實是為著耶穌,所以才會阻擋耶穌要去受苦,才會要山上搭棚,之前信息有講過,這「棚」也有會幕的意思,彼得在看見明光燦爛的耶穌形象時,也有可能心內非常歡喜,耶穌是君王了,成為基督臨到世間了,這地方要成為聖山了,另方面也是極其害怕,因親眼看見的景象,對以色列人來講是有可能會死。尤其又聽見有聲從天出,第6節就講,他們這群學生聽著俯伏在地,極其害怕,以及彼得接下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彼得在耶穌被抓走的時候,不認主耶穌…因彼得原本所期待耶穌是基督、君王,這盼望變成絕望了…這時候彼得不只是極其害怕,彼得這樣的狀況可說已經是失去平安,接著甚至可能陷落自我控告和自責的心態裡…
然而主耶穌在世間事奉,不是也同樣遭遇這些事情嗎?主耶穌遇到指責、阻擋,自己帶的學生無法完全瞭解所教導的…等,耶穌也是會心煩意亂,但祂不是靠自己的才智,自己的力量來解決,祂停下,來到這山,不只是為著學生,也為著自己,來尋求父上帝的旨意。就在聽見、看見之後,下了山繼續服事,也繼續往那座山的方向,就是要受苦、要背起十字架的這條路。因主耶穌在這山的經歷之後,更清楚祂來是要為世間眾人,全人類,為著現在的你與我。
雖然這山的榮耀放在兩段受苦的經文中,讓讀者沒一直停留在耶穌受苦,也更能瞭解去體會著受苦之後的榮耀,也讓學生知道耶穌是上帝所愛的子,耶穌尋求上帝的旨意,順服上帝的帶領,願意來走受苦的道路。在這座山的經歷,堅固耶穌的決心,也堅固了學生的對耶穌的信靠,也在我們基督的信仰,更加知道我們需要主耶穌。但人有時常靠自身的能力或才智,就可能用自己的角度說必須這樣做才對,也有的嘴說是跟隨主耶穌的學生,但卻將一切所有的要做,需擔負的責任,都推得一乾二淨,甚至賴給上帝,最後只會講一句,主一定會成就,這也是用人的思維覺得這樣才對…人們就用這些方式來裝作自己很可以,但主耶穌真得瞭解我們人的軟弱,聽見、看見之後,今經文記載耶穌所做的是,走前去,拍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我們是否能想像這圖像麻,當我們驚慌、害怕或是不知道要怎麼辦時,耶穌來到你面前說:「起來,別害怕~」耶穌的話就像彼得所說的晨星一樣出現在我們心中,是在苦難之時、是在黑暗黯淡之時,主的話就如燈照耀著直到天亮。
●結語
回到今主題「停、看、聽」這句交通安全宣導的口號,提醒著大家過馬路、十字路口時要先停下,注意安全,有時我們的服事或是工作,為了要完成或達到目標甚至要想做到完美,就一直衝衝衝,但這樣有可能更使人落入心煩意亂,如路口沒注意安全時,假使真得出事時,受傷的可能只是一個人,但有可能是雙方都受傷了,就算人沒事的話,但總有東西是被撞到…所以在復活節之前的大齋節期,是讓我們停慢下來,自我省察也預備自己,來迎接受難週及復活節的來到。另外主題除了停看聽外,還有之後的疑問,就是注意安全後,無論是要往哪個方式,都會繼續走,而我們的信仰呢?所以今日當彼得講:「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我們來搭棚在這裡」當時主上帝的榮光在這山顯現,但是主耶穌沒將這榮光留在這座山,當父上帝從天出聲「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接著之後下山的時候,耶穌也命令著說:「你們不可將所看見的異象告訴人。」因為主耶穌佇這座山的「停、看、聽」之後,祂開始所行動,要走的這條路,是向受苦背十字架的方向走。主耶穌在這座山的形象改變,面貌如日發光;祂的衣衫變如光一樣潔白。耶穌變了形象的「變」這字原文μεταμορφόω,也用在羅馬書12:2「心意更新而變化」的變化。主耶穌形象變化顯出主的榮光,而我們人是主耶穌使我們心志得著更新、心意更新而變化,就是我們所信的信仰,生命的信仰要變化成信仰的生命。
今日看著彼得,彼得有時勇敢,有時衝動,有時堅定,有時閃避,總是彼得在主耶穌陪伴和帶領,聽著耶穌所說的教導,看見耶穌所做的事,經歷總總的事情後,就算耶穌已不在這群學生的身邊了,但與主耶穌這些親密的經歷之後,耶穌就成為晨星在他們的心裡,也在聖神的感動,彼得繼續幫助信徒認識上帝,宣揚耶穌是基督的福音,彼得生命的信仰變化成信仰的生命,繼續為主來見證,所以我們需要聽、看、聽,不過我們更加知道,我們生命的信仰是主上帝扶載我們、扶持我們、托住我們,就如船行水面上而移動,讓我們活出基督信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