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報怨
創世記42:18-24、45:4-8
李子和牧師
引言
本文的題目是「以信報怨」,一般而言,人們較常聽見的說法是「以德報怨」,即教育部成語典網站上所解釋的「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599&webMd=2&la=0存取於2023/2/16);不過,現代人多半也聽過「得寸進尺(軟土深掘)」的事,也就是說,有些心存惡念的人會利用別人的善良,讓想要以德報怨的人不斷地被傷害,甚至,因為惡人根本無心悔改,於是,姑息養奸的結果就牽連更多無辜的人。難怪,《論語.憲問》中提到,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或許,孔子對「以德報怨」的看法並不全然同意,因此提出「如果以德報怨,那對我有恩惠者又要如何報答?不如以正直之道回報怨恨,以恩惠報答對我有恩惠者」。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以德報怨雖然立意良善,卻似乎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反觀孔子的論點,雖然較為實際,但類似「以牙還牙」的作法,在讓施恩惠者得到善報的同時,卻也可能造成怨恨的不斷惡性循環。換句話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可能會導致善惡的「M型化」,即善者越善、惡者越惡。如此看來,無論是「以德報怨」或「以直報怨」,可能都有其正面的意義,卻也難免有造成負面結果的可能。
對於傷害你的人,到底該選擇「以德」或「以直」相報?從上文所述看來,很難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而對於信靠上帝的基督徒而言,任何選擇或決定都是以聖經為準則,因此,本文想要從聖經裡記載之約瑟的經驗提出另一個觀點 – 以信報怨。而論及約瑟的經驗,按照創世記37至41章的記載,他曾被兄長們狠心出賣並導致他在埃及受苦,後來,因為上帝賞賜他解夢的智慧,讓約瑟成為埃及法老所尊敬與重用的宰相、為法老管理埃及全地。而在埃及七年豐收期間,約瑟將米糧妥善收藏在各城,因此,在飢荒的災難之時,約瑟就以先前儲藏的米糧供給埃及百姓,並且也販售給埃及以外的人,包括雅各的家族,於是,創世記42至45章描述了約瑟與兄弟重逢以及對兄長們「以信報怨」的過程。
約瑟不是以德報怨,也不是以直報怨!
若是從約瑟原諒兄長們並且以恩惠相待的結果來看,或許,聖經讀者會認為約瑟是以德報怨。不過,回顧約瑟的兄長們向他行大禮時,聖經作者的描述是: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問他們說:「你們從哪裡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約瑟認得他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那兩個夢,就對他們說:「你們是奸細,來窺探這地的虛實。」(創42:7-9)顯然地,約瑟先是嚴厲地對待那些曾經出賣他的兄長,並且將他們視為「奸細」,如此的行徑,並不是所謂的「以德報怨」。
對於約瑟的兄長來說,極可能地,當他們以難民的身份前去埃及購買米糧之際,內心對那高高在上的埃及宰相是非常地懼怕。而當約瑟嚴厲地對待他們,又無緣無故地按了一個奸細的罪名給他們,試問,驚慌失措的兄長怎麼可能感受到「恩德」?而以此來看,約瑟對待那些兄長的行徑,在一開始並不是「以德報怨」,甚至,如果讀者是第一次閱讀聖經,則此段經文或許會讓人以為「約瑟是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當然,讀完約瑟一生的經歷,聖經讀者應該會認為「約瑟是好人,即便在關監期間也與人有良好的關係,因此,即便他不是以德報怨,卻也絕不是罔顧親情的冷血之徒」,因此,讀者大概會問「為什麼此時的約瑟要對兄長如此嚴酷?」
關於這個問題,讓人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天,小明與阿美去公園散步。走著走著,看見公園裡有一群老人在跳舞,小明對阿美說:「你看,這些人年紀這麼大,跳起舞來還很有力,應該都很健康…」此時,正在跳舞的一位老太太聽見,就對兩人說:「我們的年紀雖然都很大,但是都比你還強壯,如果你不信,可以隨便找一位老先生、用力地推,我敢保證你推不倒他!」小明笑著說:「不要啦,你們的年紀都這麼大,如果受傷就不好了」此時,其中一位比較胖的老先生聽了,就輕蔑地對小明說:「膽小鬼…」小明一聽,不甘示弱地說:「好,那就來試試看」。於是,小明走向那位比較胖的老先生,伸手用力地推他一把,沒想到,那位老先生應聲倒地,並且誇張地大聲哀嚎。而旁邊的人則紛紛將小明圍住,不約而同地說:「我們看到你推人,要賠錢!」此時,先前和小明說話的那位老太太對小明說:「我只是說你推不倒他,可沒叫你去推他!你趕快賠錢吧」
這個故事的結論是「並非現在的老人變壞,而是以前的壞人變老」。從先前雅各與以掃重逢時的過程來看,當時,以掃帶著四百人隨行去迎接雅各,而雅各則是將家人與財產分為兩隊避險,由此可見,分開多年的兩兄弟其實是互相都有防備。約瑟與兄長們分開大約十三年以後,或許,對於曾經被出賣的他來說,即便自己已經手握大權,卻仍然需要先確定「當年的壞人在經歷歲月的洗滌之後,是不是還是那麼地壞?」畢竟,如果那些兄長仍然是惡性不改,則沒有絲毫防備的約瑟在接待他們以後,或許會惹出許多的麻煩。畢竟,那些人曾經想要像該隱殺亞伯一般地對待他,後來,即便沒有因為嫉妒而將他殺死,卻也是狠心地將他販賣給商人當奴隸。
面對久未見面的兄長,約瑟需要先確定他們是否仍然邪惡,畢竟,約瑟在埃及地位居要職,如果貿然行事,可能,兄長帶來的麻煩會成為約瑟在官場裡的瑕疵,甚至會成為有心人手中的把柄。因此,從聖經的記載看來,約瑟先是嚴厲指控他們為奸細,又將他們關在監牢裡三天,而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多半不會因此批評約瑟冷酷,反而可以理解身居要職的約瑟當以大局為重。因此,對於約瑟沒有「以德報怨」的行徑,其實是可以用來學習與探討「以信報怨」。
約瑟「以信報怨」的「信」?
對於那些曾經傷害自己的兄長,約瑟在重逢之初並不是以德報怨,並且,約瑟以宰相的權位測試並觀察他們,可能也是代表在此刻的約瑟並不信任那些人。而如果按照本文題目來看,以信報怨的「信」並不是指「相信那些曾經傷害自己的人」。其實,如果某人曾經被惡人傷害,而旁人又要求那被傷害的人要以德報怨,或許,從現實處境看來,所謂的「以德報怨」可以說是強人所難,或者說,是將「美德」僵化為「律法主義」。如此的情況,可能就像是耶穌傳道的時代,某些法利賽人與經學士對不守安息日者定罪,導致上帝賞賜的美好律法成了對那些人的壓制。
要求受傷害者一定要以德報怨,如此的道德勸說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相類似地,如果要求約瑟在與兄長重逢時相信他們,則不也算是對約瑟的情緒勒索?因此,從聖經的記載中看來,約瑟以嚴厲的行徑對待那些曾經傷害他的兄長,可以說是合乎人性。當然,從現代台灣處境來看,多數人可能就不會將如此的約瑟視為聖人,而顯然地,聖經作者也沒有要將約瑟描述為聖人的模樣。不過,雖然約瑟不是聖人,但卻顯然地是一位信靠上帝的人,因此,當那些兄長被關在監牢裡三天以後,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 神的;你們照我的話行就可以存活。」(創世記42:18)
敬畏上帝的人並不是神,但,當約瑟說自己是敬畏上帝的人,代表他所說的話是對上帝負責,因此,若是兄長們按照敬畏上帝的約瑟所說的話去做,則可以得到存活的機會。簡單來說,那時的約瑟,雖然無法全然信任那些兄長們,但卻主動以「上帝之名」向他們提出「可以存活」的辦法。如此的說法,就好比現代基督徒主動向人說:「我是信靠耶穌的基督徒,你們可以相信我所說的話」,而當那位基督徒如此說,或許就是要表達「以自己的信仰做保證」。論及如此的保證,如果對方沒有信靠上帝,則或許不會產生足夠份量的信用額度;反之,如果對方也是信靠上帝的人,則兩方互信的基礎就有可能會建立在對上帝的共同信仰。
從約瑟的立場來看,其實以當時他的身份地位來說,不大需要特別提出「我是敬畏上帝的人」,因此,約瑟或許是以此取得對方的信任,也藉此觀察那些曾經因為嫉妒而傷害自己兄弟的人,是不是還像是該隱一般地無法克制自己的惡念?…而從那些兄長們在該事件中的對話看來,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流便說:「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嗎?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創世記42:21-22)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上帝對該隱所說的「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創世記4:10)
看來,當約瑟表明「自己是敬畏上帝的人」,可能同時就讓兄長們想起自己的罪,因此,他們為了流無辜兄弟的血而懊悔,並且,約瑟因此明白「那些兄長的內心有『上帝公義審判』的觀念」,於是,一直以來都信靠上帝的約瑟,他願意給那些信靠上帝的兄弟們「悔改的機會」!也因此,約瑟聽到兄長們的對話以後,忍不住流下眼淚,代表他對兄長們的戒心已經開始軟化,因為,當兄長們在苦難中記起先前對約瑟的迫害,可能代表他們的內心仍然為此而自我譴責。當犯錯的人能夠在反省中「知錯」,或許,台灣社會裡的多數人就會想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信靠上帝的約瑟來說,如果那些曾經作惡的兄長們已經認罪,則自己對他們的寬容赦免就不至於被利用。
結語
約瑟在苦難中經歷了上帝的同在,他信靠上帝並且深信凡事都是上帝美好的安排。不過,約瑟的美好信仰是對上帝而不是對人,因為,人類連創造主都會背叛,怎麼可能是值得被信任的?約瑟在與兄長們重逢時已經位居宰相,他雖然是雅各的兒子,卻也是要照顧埃及全地的高官,因此,他在與兄長們重逢之初懷有戒心,如此的行徑可謂「防人之心不可無」。當然,約瑟雖然對軟弱的人性有所防備,卻是對上帝有無比的信心,因為,他曾經在絕望無助的時候經驗上帝奇妙的拯救,並且,誠如約瑟後來與兄弟相認後所說:「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 神。」(創世記45:7-8a)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被出賣到埃及乃是上帝要拯救以色列家的計畫。
約瑟信靠上帝,卻不隨意相信人,尤其是曾經作惡的那些兄長,畢竟,人心隔肚皮,良善的人要防備受到惡人的利用。以耶穌所說的那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比喻為例(路加福音10:25-37),或許,從現代處境來看,那位撒馬利亞人在幫助落難的路人之前,需要先拍照存證,或者,要先請警察做記錄,因為,社會新聞裡曾聽過的「碰瓷」「詐騙」事件,可能會讓撒馬利亞人的好心舉動被誣告成肇事者。若是與某些鼓勵人「以德報怨」的故事相比較,約瑟善良又不失戒心的行徑或許是點出人心險惡的事實,因此,即便是有意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兄長,約瑟還是不能過於感情用事。
誠如本文開始時提到,在現實生活中,「以德報怨」似乎是不合乎公義,至於孔子所言的「以直報怨」則又好像缺少慈悲憐憫。對於基督徒來說,生活中難免也有遇到讓我們造成傷害的人,對於那些人,基督徒當然是要遵照耶穌的教導而赦免(馬太福音18:22);不過,話又說回來,「赦免」不是為了要「姑息養奸」,因此,不能以「赦免」來對待所有的加害者,因為他們若是沒有知錯悔改,則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傷害。看來,約瑟的「以信報怨」,或許能在「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之外作為基督徒處理恩怨的方式,即,因為信靠上帝且明白「凡事都有上帝美好的安排」,於是,在善良不受加害者利用的前提下與加害者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