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主的旨意之前…
創世記50:15-21
李子和牧師
引言
一切都是上帝掌權!凡事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可以說是基督徒的共同認知;但,等待上帝旨意成就之前,需要面對不容易的功課,而對此,創世記50:15-21記載之約瑟與兄長的對話,可能是值得探討的例子。論及約瑟的經驗,多數人會想到:他曾經被兄長出賣(創37章)、曾受波提乏之妻誘惑並被關監(創39章)、後來又因為解夢的智慧而得釋放並受法老重用(創40-41),可能,約瑟在上述過程中一直都明白上帝自有美好的安排,因為,在每一次的困境或挑戰中,上帝總是幫助他渡過難關!然而,反觀約瑟的兄長們,在飢荒之前,他們似乎一直是靠著人的努力,包括為父親照顧羊群、包括用詭計剷除那受父親寵愛的約瑟…,因此,他們比較沒有機會親身經驗上帝的保護。
顯然地,相較於那被迫離家的約瑟,他的兄長們是一直生活在父親的庇佑與自己的努力中,因此,倚靠人的能力,或許就讓他們比較沒有機會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上帝的同在。畢竟,從現實處境來看,生活安穩的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將所享受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而或許是因為這樣,約瑟的兄長們開始體驗到上帝的實存,極可能是在飢荒時期到埃及買米糧之後。換句話說,約瑟的兄長們一直生活在相對安穩的生活中,於是,他們就反而比較沒有意識到上帝對雅各家的保護,而以此來說,在明白主的旨意之前,約瑟的兄長們比較缺乏對上帝的信靠。因此,即便約瑟在與他們相認時曾說:「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 神。」(創45:7-8a);但是,在雅各離世以後,他們卻是哀求約瑟的赦免,也因此導致約瑟流淚(創50:15-18)。
約瑟為何流淚?
約瑟早已經因為信靠上帝而赦免那些兄長,可是,那些兄長們在父親過世後竟然再次求約瑟赦免,對於兄長們的舉動,顯然地,約瑟會感到傷心,乃是因為他發現「兄長們一直沒有相信約瑟是真心赦免他們」。換句話說,兄長們擔心父親的離開會導致約瑟不再信守承諾,代表他們根本不明白「約瑟是以信報怨」。誠如上主日的講道中所言,約瑟是因為信靠上帝才相信那些內心也敬畏上帝的兄長,而既然以信報怨的基礎在於對上帝的敬畏,則雅各的離開與否,就不會改變那已經赦免的事實。以現實處境來說,如果某人與他人之間能夠放下恩怨,只是因為一位中間人的協調,則基於人際關係的和睦可能是暫時的,因為,一旦那居中協調者的位置不存在,和睦的條件就會失去而再次引發冤冤相報。
約瑟對兄長們的以信報怨乃是建立在對上帝的敬畏,因此,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赦免的事實一直存在(完全的赦免)。也就是說,約瑟觀察兄長們的內心有「上帝公義審判」的觀念,於是,他對兄長的赦免是完全的赦免(七代表完全,因此,約瑟對兄長的赦免七十個七次)。既然是完全的赦免,則兄長們就不用在父親離開後質疑約瑟是否會展開報復,因此,兄長們對約瑟提出擔憂的言語,其實是質疑約瑟對上帝的信仰,也同時是表達對約瑟的不信任。難怪,約瑟聽見兄長的請求後流下淚來,因為,那代表兄長們又一次地出賣約瑟,即,上一次是因為嫉妒而將約瑟的身體賣給外人作奴隸,這一次,則是因為不信任手足關係而在親情上出賣約瑟。
從約瑟的立場來看,他已經親口承諾要赦免兄長們,並且,也清楚地表達那是因為「一切都有上帝的美意」。不過,雅各過是以後,約瑟的兄長們卻是質疑約瑟的承諾,看來,約瑟流淚的背後代表著對那些兄長們的失望,因為,兄長們似乎仍然無法明白「一切都是上帝的美好安排」,並且,兄長們似乎也還是在情感上排擠約瑟,沒有將他視為「一家人」。當然,約瑟知道「自己對上帝的信仰,乃是因為親身經歷上帝的同在」,因此,對於那些可能沒有親身經歷上帝保護的兄長們,約瑟再一次地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19-20)
從約瑟的言論看來,他雖然沒有「忘記(forget)」兄長們以前的惡行,但是,因為明白「凡事都有主的美意」,約瑟已經「赦免(forgive)」了那些曾經作惡的兄長們,並且還保證要愛屋及烏地養活他們的家人。約瑟是以信報怨,而因為信靠的對象是永恆的上帝,於是,約瑟對兄長的赦免與保證就不會消失。看來,對於聖經讀者而言,約瑟的信心與行為讓他成為聖經裡的一位模範人物;不過,試問:是不是所有的聖經讀者都能成為約瑟呢?說到此,想起一個發生在某個小島上的故事。
一個小島上的故事
話說,有一艘遊艇在海上遇到大風暴,風浪中,三位少女掉落水中、被海浪沖到一個小島。三位少女在島上醒來以後,發現島上有很多青蛙。正當他們因為青蛙而感到害怕時,有一位老人出現在他們面前,告訴他們:「這個島上的居民熱愛青蛙,你們千萬不可以傷害青蛙,否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老人說完以後,就往島上的樹林裡走去。沒多久,少女們口渴,想要找水喝,於是,他們向著老人剛才離開的方向,也往樹林裡走去。
一走入樹林裡,少女們發現「到處都是青蛙!」雖然他們小心翼翼地走著,但是,其中一位少女踩到了一隻青蛙。此時,剛才那位老人出現,身邊帶著一位非常邋遢的男士,老人說:「因為你踩到青蛙,所以,要處罰你,與他綁在一起一個禮拜…」。說完,老人將那位男士與踩到青蛙的少女帶走。另外兩位少女看到此景,互相打氣說:「我們一定要更加小心,絕對不能踩到青蛙」
沒想到,話才說完,一隻青蛙跳到一位少女身上,那少女驚慌地大叫、雙腳不停地亂踩,結果,不只是踩到好幾隻青蛙,還害那幾隻青蛙受重傷,於是,老人又出現了,並且,這次帶來一位又邋遢又臭氣沖天的男士,並將那位害好幾隻青蛙受傷的少女與那位男士綁在一起。第三位少女看見同伴的遭遇,冷汗直流,想說:「乾脆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坐著,只要不要亂動,或許可以避免踩到青蛙」。就這樣,她戰戰兢兢地找到一棵水果樹,爬上去坐著,肚子餓就吃樹上的果子。
一個禮拜以後,那位老人突然出現,但這一次,在他身邊的是一位高大英俊、穿著體面、身上還帶有淡淡古龍水味的紳士!老人將紳士帶到少女身邊,用鐵鏈將他們兩人綁在一起,然後,不說一句話就離開。等老人離開以後,少女笑瞇瞇地問男人:「為什麼我可以和你綁在一起?」男人說:「我也不知道,剛才,我駕駛的私人飛機突然壞掉,我就決定要迫降在這座小島,而飛機降落時壓死了好幾百隻青蛙,老人就很生氣地說要處罰我…然後,我就和你綁在一起了!」
或許,多數故事裡的情節會圍繞著主角描寫,因此,大部分的讀者會不自覺地以故事主角的立場思維,並且會不經意地以此評斷故事中其他的角色。對此,若是將約瑟的經歷視為一個故事,則因為聖經作者將故事線聚焦在約瑟,就有可能會讓讀者們不經意地將自己投射在主角約瑟身上,於是,就以主角的角度理解整個故事。不過,從現實生活來看,其實,我們也有可能是故事的配角,即,如同約瑟的兄長們,我們可能是嫉妒或傷害主角的人,並且,我們也可能還不明白「凡事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而若是如此,明白主的美意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從配角立場省思。
從配角的立場看教會的故事
本主日是三民教會設教記念主日,論及記念,通常是要「回顧」過去的歷史,而依據總會網站上資料,本會的簡史如下:三民原是「三塊厝」舊部落,民情迷信濃厚,寺廟林立。1946年…本地信徒因附近無禮拜堂聚會,只得前往鹽埕、前金等教會禮拜…1951年高雄中會准鹽埕教會開設三民支會…。1952年得周瑞長老奉獻三德西街60號土地…興建新堂…。1954年二月18日中會准予升格為堂會…。1971年因信徒人數增加,原禮拜堂已無法容納,遂於八月開工擴建聖殿,1973年二月11日舉行新禮拜堂獻堂,亦即現今之聖殿。
而若是將三民教會的故事放在高雄的社會處境脈絡裡來看,三民教會是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6年,當時,包括台灣在內,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出現「戰後嬰兒潮」(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C%B0%E5%85%92%E6%BD%AE 存取於02/27/2023)。而在許多家庭裡生養眾多之際,上帝感動一小群基督徒,在廟宇林立的三塊厝開始聚會。不過,當時在三塊厝並沒有禮拜堂,因此,居住於此地的基督徒,需要走較遠的路到前金與鹽埕教會做禮拜。而考量住在此地的基督徒「做禮拜的需要」,五年之後(1951年),鹽埕教會在此地設立支會,而隔年(1952年),三民教會就在周瑞長老所奉獻的土地興建禮拜堂,並在1954年升格堂會。
當然,三民教會的故事在升格堂會以後是更加精彩,因為,教會簡史所提到「1971年因信徒人數增加,原禮拜堂已無法容納,遂於八月開工擴建聖殿…」,應該是代表教會的教勢在當時快速增長,而若是再次對照高雄的社會處境,可以發現:1945年後,高雄港也逐漸恢復正常運作,1966年與1997年分別於前鎮與楠梓成立加工出口區,以及1970年代,大型造船廠、煉鋼廠、石化廠的設立,高雄作為工業重鎮的形象逐漸確立;高雄港…開始進行擴建;都市的發展區域亦以高雄車站為中心…。(維基百科“高雄市”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9%9B%84%E5%B8%82 存取於02/28/2023)
教會歷史中可以看見「亞歷山大推廣希臘文化是為基督教會的宣教鋪路,讓保羅等人可以用希臘文宣揚耶穌基督的真理」,相類似地,從網路上的資料裡也可以發現:設立於高雄市三塊厝的三民教會,其發展與當時高雄的進步情況似乎有關係。事實上,1970年代對台灣經濟奇蹟功不可沒的十大建設,其中的「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大造船廠、煉鋼廠、石化廠」都與高雄相關,而這些建設,雖然在日後帶來不少污染,但顯然地,應該為高雄地區帶來人口上的成長。不僅如此,1969年成立的楠梓加工出口區,也是帶動高雄經濟與人口成長的一股力量(維基百科“楠梓加工出口區”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5%A0%E6%A2%93%E7%A7%91%E6%8A%80%E7%94%A2%E6%A5%AD%E5%9C%92%E5%8D%80 存取於02/27/2023),甚至,為了要幫助來自鄉村的基督徒女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還在當地設立勞工關懷中心。
從上帝國宣教的角度省思(Missio Dei / Mission of God)
以台灣基督長教會整體來看,在高雄發展的過程中,教會信徒也隨之增長,甚至,壽山中會於1972年設立,無論當時的時空背景如何,從目前高雄市有140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現況來看,相信多數人會想到約瑟所言之「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創50:20b)。當然,說到上帝的美好旨意,其實,如先前的設教主日時曾提的,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歷史來看(參 賴永祥,《教會史話》第115與155篇;另參《台南府城教會報》)167、168號,1899年2、3月刊),三塊厝地區的宣教早於馬雅各醫生在台灣南部宣教時已然開始,因此,在72年前,當一小群基督徒在此地聚會之時,可說也是在上帝祝福三塊厝的計畫之中。
在上帝的美意裡,三民教會曾隨著都市發展而人數增長;當然,相類似地,當高雄的人口逐漸減少,則可能也會對教會造成影響。事實上,依照民政局網站資料,106~112三民區人口是逐年負成長約一萬四千人(從344,904à343,203à 340,730à 339,528à336,563à 332,648à 330,955資料來源:高雄市民政局網站https://cabu.kcg.gov.tw/Stat/StatRpts/StatRptF.aspx存取於2023/2/27)而不僅是本地人口的減少,其實,當年從屏東、澎湖、台南、嘉義等地來到高雄的基督徒與他們的「戰後嬰兒潮(35年次~)」兒女門,如今即便還建在,大概也不再是年輕!
從現實的處境脈絡來看,三民教會曾經隨著都市發展而興旺,極可能就也會隨著都市沒落而需要調整。畢竟,市區的住宅價位已經提高、店面成本也可能影響物價、其他地區工作機會增加…等因素,可能讓一些年輕人選擇往市區以外遷居,因此,市區人口減少與老化,大概是教會需要面對的事實。當然,在三民區與高雄市整體人口都減少之際,從民政局網站資料看來,106~112年之間,楠梓區人口卻是增加了大約一萬(https://cabu.kcg.gov.tw/web/ 存取於2023/03/01 181,936à191,521)。對於如此的現況,以上帝國宣教的寬廣角度來看,穩定卻逐漸老化的教會或許可以思考「現在沒兒童與青少年,代表將來沒有成人信徒嗎?」
曾聽都市教會的牧者同工問道:「教會沒有青少年與兒童,怎麼辦?」…對此,卻發現不少鄉村教會在兒少事工的發展。對此,讓人不禁好奇,在上文提到的楠梓區是否有兒童?而從學校網站上發現單是楠梓國小的學生就超過三民國小三倍以上(三民國小學生約690、楠梓國小學生約2300位,難怪,楠梓區已有國小實施總量管制,並且有建立新校的需求,另參 “產業帶動楠梓人口逆勢成長 學校需求大增”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170810 存取於2023/03/01)。國小學生暴增,雖然是教育單位需要面對的問題,卻也是當地教會在兒少事工的契機。
回想三民教會在高雄發展的年代教勢曾經興旺,而那些讓教會人數增長的信徒,或許有不少是戰後嬰兒潮與他們的父母,而當年,他們之中的不少人原本可能不是居住在市中心,而是從其他地方移居來此的。而從「上帝掌權」或「上帝國宣教」的角度來看,若是能明白「各地、所有的教會都是上帝的」,則會看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許許多多的青少年與兒童」,甚至,日後在此地若是如東京「都心回歸」,則人口的遷移或許將再次讓教會有擴建的需要。當然,三民教會若是要在上帝國宣教事工裡持續盡心盡力,需要先照顧好教會本身的體質,畢竟,如同人的身體一般,逐漸年老的教會要健康才有能力幫助年輕的教會。
對此,回顧並考量教會簡史中所提之「要讓本地信徒做禮拜」的初衷,或許,身為三民教會的故事之配角,我們要關注逐漸年老的兄姐之需要,讓曾經帶來教勢興旺的戰後嬰兒潮兄姐們,得以繼續享受教會生活的美好,在「老人樂園」裡彼此相愛。誠如詩人所言「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 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詩篇84:10)或許,主對三民教會的美意乃是「讓信徒能在聖殿中敬拜」,當然,主對三民教會也可能還有更美好的計畫,但無論如何,身為三民教會的故事之配角,我們可以彼此提醒:明白主的旨意之前,要避免像約瑟的兄長那樣地驚慌,反而,要學習約瑟認識上帝並相信「神的意思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