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的好
馬可福音3:1-12、20-35
李子和牧師
引言
本文以「福音的好」為題,首先要思考:「基督教會所宣揚的福音有什麼好?」在台灣社會裡,我們大概都曾經聽到未信者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而當我們聽見如此的說法時,或許會基於禮貌地以微笑回應,因為我們大概都意識到「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可能是未信者拒絕福音的說法」。事實上,如果基督徒對未信者進一步地問:「參加宗教儀式活動(拜拜)的人所追求的良善是什麼?」或者,舉例來說,如果對繞境儀式中搶神轎的人問道:「這個活動中學習到的良善是什麼?」顯然地,從現實中可以發現,「滿足自己」或「勝過別人」可能是不少參與宗教活動者所追求的目標,而以此來看,有些人參與在宗教活動時,內心並沒有追求良善的念頭。
事實上,如果有人參與宗教活動是為了達成「考試第一名」或「投資獲利」的願望,則其所追求的不僅並非良善,反而是有可能會讓其他人受到損害,畢竟,當一個班級裡的同學都期待考試得到第一名,試問,真正得到第一名的那個人豈不就讓其他人都失望?又,從資源有限的前提來說,當某些人投資獲利時,代表其他投資者減少或無法獲利。如此看來,如果宗教活動所關懷的是「功利」,則參與該宗教的人可能是想要得到感情順利、事業成功、學業進步、身體健康…等好處,卻不是為了要追求良善。當然,生活上的需要與想要得到滿足,可以說是多數人的期待,因此,不僅是民間宗教強調「靈驗」的說法,在教會也曾聽到不少因為神蹟奇事而信主的經驗。
論及神蹟奇事,從福音書的記載來看,讓許多人從加利利、偤太、耶路撒冷、以土買、約旦河外、推羅、西頓…等地前去跟隨耶穌的原因,正是「許多人聽見他所做的大事」(馬可3:8a),而從前文看來,所謂的大事應該包括「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手已枯乾者」(馬可3:1-6)。不過,從該事件看來,耶穌在行神蹟奇事以後,雖然讓不少人想要跟隨,但卻也有一些法利賽人與希律黨人因此計謀要攻擊耶穌(馬可3:6)。姑且不論那些人的詭詐行徑,單是以他們執意要對抗耶穌的心態來說,聖經讀者可能會質疑問道:「明知耶穌擁有行神蹟的能力,為何那些人不願意相信耶穌?」顯然地,從聖經的描述看來,神蹟奇事並非總是能夠讓人信靠耶穌!
除了神蹟奇事以外,耶穌要如何讓人得到福音?
無庸置疑地,神蹟奇事確實能夠讓許多人信靠耶穌;但,從聖經的記載與現代處境來看,還是有人不會因為神蹟奇事而信主。或許,從當年摩西對付埃及術士的經驗看來,神蹟奇事不只是會發生在信靠上帝的人身上,畢竟,當年在法老身邊的術士們可能也有行奇事的本領,而若是從如此的觀點來看,福音書作者在該事件中提到: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又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馬可3:22)極可能地,那意味著:當時有人會靠鬼王行奇事。當然,耶穌隨即糾正他們「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並且警告他們「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馬可3:23、29)而從耶穌的說法來看,耶穌行神蹟乃是與聖靈同工,因此,醫病趕鬼是上帝給那些受苦者的福音;不過,對於當時那些不肯相信耶穌的人,耶穌並不是就此放棄他們,反而,耶穌依照文士們的認知而做適當的教導。
論及耶穌當時的教導,其實,不少聖經讀者忽略了那事件中一個看似恰巧的情節,那就是「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馬可3:31)乍看之下,耶穌的親人突然出現似乎與耶穌當時正在教導的無關,甚至,如果從人之常情來看,耶穌的母親來得真不是時候!因為,當時的耶穌正在行神蹟奇事與教導那些誤解上帝真理的文士,即,對於那些來自耶路撒冷的聖經專業研究者,耶穌正以先知的形象糾正他們,可是,耶穌的親人卻突然出現,讓讀者彷彿看到偉大先知頓時回歸為孩子的身份。對此,如果以現代處境來想像,耶穌好比一位受人景仰的革命鬥士,當他正在與敵對者辯論之際,耶穌的媽媽竟然出現,說:「回家吃飯囉…」試想,那樣的場景是不是會讓正被耶穌糾正的文士誤以為耶穌是媽寶?
從耶穌的媽媽與家人突然出現的情況來看,耶穌當下正展現的先知形象似乎是受到干擾;但,如果將耶穌先前在安息日醫治手枯乾者的事件一併考量,則耶穌將所有信靠與遵循上帝旨意的人視為親人(馬可3:34-35),那已經可以解釋「耶穌為何要為了醫治手枯乾者的病,甘願與當時具有社會地位的法利賽人以及有良好政治關係的希律黨人對抗?」也就是說,耶穌所闡明的上帝國福音,不只是讓人認識上帝的大能,更讓人明白「信靠上帝的人都是上帝的孩子,而上帝疼愛孩子並要孩子們彼此幫助,乃是不受安息日與其他律法約束的行動」從耶穌在母親出現以後所說的話看來,耶穌提醒眾人:創造並掌管一切的上帝愛自己所造的人類與萬物,同時,上帝期待自己所造的人們可以因信而彼此相愛,而這不就是基督徒所熟悉的「敬神愛人」!
顯然地,上帝不是高高在上卻對世人漠不關心,基督徒稱獨一真神為天父是因為祂急切地要幫助自己所創造的孩子得享平安。從耶穌行醫病趕鬼的神蹟看來,人們可以見識到耶穌的大能,但,更重要的是,透過教導上帝國真理,耶穌要讓人明白「神愛世人」。也就是說,創造主憐憫受苦的人,因此,行神蹟奇事是為了讓人脫離痛苦,不是為了讓人造廟膜拜。事實上,創造主在自然界中顯露的「普遍啟示」讓許多還不認識上帝的人也能感受到創造主的實存,即,不少人會因為生活中的經驗而察覺「上天有好生之德」或「天公疼憨人」。不過,因為缺少對記載於聖經裡「特殊啟示」的認識,讓某些人只是感受到冥冥之中有神的保護,卻不知道那保護人的真神所啟示的美好旨意。而創造主對受造者的美好旨意,其實就是耶穌所闡明的上帝國真理,那記載於聖經裡的真理,也可以說是耶穌基督所教導並宣揚的福音。
創造主啟示於聖經裡的美好福音,為何有人不願意接受?
耶穌行神蹟奇事,讓人認識上帝的大能以及上帝對受苦者的憐憫,而除了行神蹟奇事,耶穌也要透過教導上帝國的真理,要讓信靠上帝的人明白上帝的美好旨意,甚至,為了要讓信靠上帝的人可以恢復與上帝的良好關係,即,為了要讓信靠上帝的人恢復原本應該享受的平安喜樂,耶穌還在十字架上犧牲自己並成為替贖的祭,讓已經悖逆上帝的人們可以靠著耶穌的救恩而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過,耶穌將敬神愛人的福音向人們宣揚,卻並不是所有聽見福音的人都願意接受,甚至,從福音書的記載看來,還有少部份的法利賽人與文士企圖以詭計陷害耶穌、要讓人拒絕耶穌所傳揚的好消息。
如果以耶穌宣揚的福音來看,其實,多數人都難以從中找到「不願意接受的理由」,畢竟,耶穌的福音真理乃是白白給予的恩典,並沒有要求信靠耶穌的人們要做功德,正如以賽亞書55章(啟應35)所記載之彌賽亞(基督)對萬民的宣告。更明確地來說,耶穌基督的福音真理是上帝單方面的付出,至於信靠上帝的人只要接受並享受真理所帶來的美好即可。當然,如此容易的事,或許就讓習慣用「利益交換」的邏輯做思考判斷的人感到不安,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很容易讓人對「耶穌基督的救恩」產生警戒,誤以為耶穌是為了自己的益處才提出福音作為交換,因此,有些人會以「質疑」的態度看待耶穌基督的福音,誤以為福音的背後隱藏某些玄機。
對此,想起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在海上發生船難,被海水沖到一個荒島上。在荒島上,主角想起一位基督徒曾對他說:「危難中可以向上帝祈禱」,於是,還不認識上帝的主角就祈禱能回到故鄉。不多久,一架直升機在荒島附近的上空徘徊,於是,主角對自己說:「不知道那是不是上帝派來搜救我的直升機?」因為心中存有疑問,於是,他開始求上帝給他一個明確的指示,但,因為他祈禱的時間太久,導致直升機必須回去加油而離開。此時,荒島上的那人認為:「直升機應該只是恰巧經過,不是上帝派來的…」隔天,有一艘商船經過,荒島上的那人又開始想:「這該不會是上帝派來救我的吧?」不過,因為那人只是在內心想,並沒有以任何行動引起商船的注意,於是,那艘商船越開越遠…。
看著商船越走越遠,那人自言自語地說:「那位基督徒朋友騙我,根本沒有上帝,看來,我要靠自己在這裡求生存了!」於是,那人在荒島上過起魯賓遜的生活,開始自己抓魚、找水、搭建木屋…,雖然生活還過得去,但他天天過著不知道為什麼活著的日子。幾個月之後,他在荒島上感到日子實在沒有意義,於是就消極地過生活,餓了也懶得去抓魚,而自暴自棄地生活一段時日,他就因為營養不良而過世。之後,他發現自己到了上帝面前,於是發牢騷地說:「原來真的有神啊!但,我在荒島向您祈禱時,為什麼都不理我?」神無奈地說:「你漂流到荒島的第一天,不是有一台直升機『恰巧』在空中徘徊?隔天,不是『恰巧』有一艘商船經過那荒島?…你以為世界上有那麼多『恰巧』嗎?」
用自己的想法或觀念提出懷疑,總是能夠合理化自己對上帝的不信。誠如前文已提,不少人會以自己所習慣的利益交換或功利主義判斷耶穌的福音,因此,「只要願意信靠,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可能讓某些人質疑、不願意接受耶穌所宣揚的救恩。事實上,如果以上文所提的故事來看,即便在荒島上的那人已經三番兩次拒絕神的拯救,在現實世界裡,獨一真神卻早已道成肉身、在那人面前親自說明:彌賽亞的救恩是白白賞賜給世人的福音,因為「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以賽亞書55:3a)而既然基督的救恩是要白白賞賜給世人,則只要不受「利益交換」的觀點挾制,人們就很容易可以接受並享受創造主所賞賜的美好福音。
結語
耶穌在行神蹟奇事以及教導上帝國真理以後,說:「凡遵行 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馬可福音3:35)而如果世人都遵行上帝旨意並在主裡成為一家人,則實踐「敬愛上帝與愛人如己」的真理就讓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永遠和平。也就是說,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明白「創造與掌管一切的獨一真神對受造者的期待,乃是要世人都以上帝的義為準則而彼此相愛」,則當世人都因為遵循上帝的旨意而彼此和睦之際,人與人之間就不會衝突傷害,國與國之間也不再發生戰爭,於是,世人都實踐耶穌基督所教導的良善,就讓身為受造者的人類享受永遠的公義與和平。
或許,有些人不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真理,是以「有限的受造者之心」判斷「獨一真神所賞賜的無限恩典」,而為了避免自己錯失福音所帶來的平安喜樂,我們要提醒身邊尚未信主的人:勿因人的有限而拒絕獨一真神的救恩!要知道,創造一切的獨一真神是我們的天父,其所賞賜給世人的全然是恩典,因此,身為受造者的人類無需付出任何代價,只要以孩子的身份承認自己的有限,欣然接受創造者道成肉身所闡明的真理,進而活出平安喜樂的生命,並與周遭的人一起享受「敬神愛人」的美好。如此看來,接受耶穌基督的真理並無任何的冒險,因為,耶穌基督所教導的福音真理並沒有要求基督徒付出任何的代價。事實上,即便基督徒為教會事工奉獻,也不是耶穌基督對我們的要求,而是領受恩典的人因為感謝而自發性的回應行動。
創造萬物的獨一真神不需要受造者提供勞務或錢財作為交換,因此,人們不用為了得到神的恩典而做功德。事實上,耶穌基督不是以倫理道德或律法勸人做善事,而是要讓人因信而恢復上帝創造的美好生命,並出於良善的本質(慈心)而愛人如己。信靠耶穌的基督徒不用靠著自己的努力或修行而成為良善,或者說,基督教會的美善行動不受典章律例的約束,卻是出於敬愛上帝而愛人如己的自然行動,既然不受律法或禮教的約束,則得享自由的人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就不用感到壓力。而以此來看,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乃是耶穌所給予之輕省的軛,決志信主無疑地是萬無一失的行動,既然如此,我們當懇求上帝幫助,讓周遭尚未信主的人也能夠明白「福音的好」,進而與我們一起白白領受耶穌基督的美好福音,也在主裡彼此和睦地享受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