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聽的詩
詩篇50:7-15
李子和牧師
引言
本文題目訂為「難聽的詩」,想要從「詩篇50篇」省思。論及詩篇50篇,在台語漢字版聖經是以「真實的敬拜」為標題,而對於「敬拜」,在現代基督教會處境裡大概比較容易被聯想到「敬拜讚美」。若是以BHS版希伯來文聖經來看,詩篇的卷名是Te-Hi-LI-M(תְּהִלָּה讚美的複數),意思也是「許多的讚美(讚美集)」,而以此為書卷名,大概是代表該卷書裡多半是讚美的詩。不過,如果從「我的民哪,你們當聽(שִׁמְעָה 祈使V.,示瑪שָׁמַע,偤太教相當重視示瑪禱文)我的話!以色列啊,我要勸戒(וְאָעִידָה Hiphil使役V.,譯為「警告」。若是Hithpalel使役反身V.,可譯為「被重建」)你;我是 神,是你的 神!」(詩篇50:7)看來,這篇用來敬拜的詩裡也有對敬拜者的勸戒或訓誨。
常言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勸戒或訓誨的詞即便配上再好聽的樂曲,對於注意歌詞內容的人來說,可能還是算「難聽斥耳」。當然,所謂的難聽,不是指令人無法一再地聆聽,而是指那樣的詩歌會讓人的內心感到糾結。不過,讓人內心糾結的難聽,不一定就會讓人拒絕聆聽,畢竟,就好像某些經典老歌,雖然不像現代流行歌曲一般地讓多數人容易接受,甚至因為歌詞不夠白話而被青少年們忽視,卻因為越聽越有感觸的意境而能夠流傳許久。
如果從當年編輯詩篇的可能意圖來看,難聽的詩沒有被詩篇編輯者拒絕收集,反而,因為詩歌本身具有觸動人內心的力量,於是,不僅是存留於以色列人的文化中,更是讓如此的詩歌被用來在聖殿裡敬拜上帝。如此看來,敬拜上帝的詩歌不一定是要讓向上帝獻祭者聽了很舒服,也可以是讓人在聆聽時感到斥耳甚至內心糾結苦楚。而以此來看,現代基督教會處境裡的敬拜讚美也不是要讓做禮拜的人享受優雅好聽的樂曲,而是要透過詩歌的吟唱讓做禮拜者能真心實意地讚美上帝,亦即,讚美上帝不是讓做禮拜的人享受於其中的娛樂,而是要對上帝誠實地表達敬畏的心意。
誠實地表達敬畏上帝的心意
做禮拜的人若要能夠誠實地向上帝表達敬畏之意,首先必須要認識上帝。對此,記得多年前以「MP,真心讚美!」為題,論及不認識上帝的人可能在不自覺中吹捧上帝。舉例來說,如果某人誤將上帝視為「有拜有保庇」的偶像,則在對價關係或利益交換的錯誤觀點中,雖然那人也是會以言語高舉上帝的榮耀,但其實在高舉上帝的同時卻是隱藏想要控制上帝的意圖。以詩篇50篇為例,經文中出現「我不從你家中取公牛,也不從你圈內取山羊;…我豈吃公牛的肉呢?我豈喝山羊的血呢?」(詩篇50:9-13)大概是因為有些獻的人誤以為上帝需要人所獻的祭物。
上帝不需要吃人們所獻上的牛羊,也不需要人們蓋聖殿作為居所。畢竟,從以色列的歷史看來,在還沒有會幕或聖殿的時期,上帝早已經在保護他所創造與揀選的人民。不僅如此,當南偤大國被滅、聖殿被毀以後,上帝仍然是持續地保護照顧自己的子民。顯然地,上帝根本不需要人們獻祭,也不需要人們蓋聖殿作為居所,反而,真正需要獻祭與聖殿的是信靠上帝的人,因為,人要透過那些有形的物質作為對上帝表達心意的媒介。看來,需要牛羊作為牲祭的是獻祭的人,而不是上帝,因此,詩篇作者的論述,可能是要提醒獻祭的人「不要反客為主」。
詩篇作者說:「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詩篇50:10)如此的論點,讓人想起一個故事:話說,剛從幼稚園升到小學一年級的小明,很喜歡隔壁班的一位女生-阿美。為了讓阿美注意到自己,小明每天下課就送一朵花在阿美家的門口。經過幾個禮拜以後,小明覺得時機成熟,就帶著一束花到阿美家,按了門鈴以後,阿美走了出來,看著小明手捧鮮花,就問:「每天在我家門口放一朵花的就是你嗎?」小明笑咪咪地回答:「是的,你果然有了解我的明白…」還沒有等小明說完,阿美氣沖沖地說:「臭小子,我辛苦照顧花圃裡的花,原來都是被你偷摘的!」
或許,小明是誠心地想要透過送花對阿美示好,不過,他似乎沒有意識到「花的主人是阿美,即便他摘花是為了要送給阿美,也必須要取得阿美的同意」。相似地,當人們以牛羊向上帝獻祭,其實,也是因為上帝允許人們取用,畢竟,人類並沒有創造牛羊,因此詩篇作者提醒:「不是你給我牛羊,是我允許你給我牛羊。山中的飛鳥,我都知道;野地的走獸也都屬我。我若是飢餓,我不用告訴你,因為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我的。」(詩篇50:10-12)顯然地,人類獻祭給創造一切的主上帝,並不是因為上帝需要牛羊作為食物,也不是要拿屬於上帝的東西去與上帝做利益交換,因此,如果以拜偶像的觀念向上帝獻祭,可能就需要「難聽的詩」作為訓誨。
當年,以色列人民在聖殿的敬拜中曾出現「訓誨詩」,如此以勸戒或責備的言論寫成的詩,或許會讓獻祭的人感到斥耳與內心糾結;不過,難聽的詩讓人感到不舒服,卻是能夠幫助獻祭的人誠心實意地敬拜上帝。而當獻祭的人在認識上帝以後由衷發出讚美之聲,就能夠讓原本就榮耀的上帝被稱頌。意即,上帝原本就是創造與擁有一切的主宰,因此,上帝原本就是一切受造物所要尊崇的主,而當人們認識到上帝的榮耀以後,以上帝所創造的牛羊獻祭之時,其實是用上帝的牛羊向上帝表達讚美的意念。既然如此,獻祭的人不應該自高驕傲、不可誤以為是自己給上帝牛羊,卻要謙卑地感謝上帝願意讓人透過獻祭表達讚美。
獻祭的人要如何謙卑地奉獻?
既然獻祭者只是拿屬於上帝的東西來獻給上帝,則獻祭者奉獻時的態度就比祭物重要,甚至,獻祭者的心思意念是上帝喜悅獻祭與否的關鍵。以此來看該隱與亞伯的獻祭(創世記4:1-16),聖經讀者就能夠明白耶穌為何要以「寡婦的兩個小錢」教導跟隨他的基督徒(馬可福音12:38-44)。從舊約到新約聖經,關於奉獻的教導一直都沒變,只是人們在還不夠認識上帝是創造與擁有一切的主宰之前,很容易自以為是地用「拜偶像(控制偶像)的觀念」向上帝奉獻。而說到這樣的奉獻行為,相信不少人聽過一個笑話:
從前~,在歐洲,有三位年輕傳教士被教會派出去宣教。有一天,他們來到一個鄉村,發現那裡有一間小禮拜堂,於是,他們走到教堂門口大聲詢問「牧師在嗎?」不久之後,有一位老人從禮拜堂隔壁的一間小屋走了出來,他說:「自從上一位牧師離開以後,已經有十多年沒有牧師,我是村長,因此村民們拜託我照顧這個禮拜堂…請問您們有什麼事嗎?」年輕傳教士們聽了以後,決定要在那個禮拜堂舉行佈道會,於是,村民們紛紛前來參加。佈道會中,村民們將多年存下來的獻金一次奉獻出來,因此,奉獻的金額相當多。
村長於是與三位傳教士一起商量,討論要如何處理那為數不少的獻金。此時,一位傳教士說:「我們還要繼續到其他地方傳教,因此需要錢作為旅費。不過,這個禮拜堂有點破舊,我認為要拿一部分獻金,請村長找人修補禮拜堂…」村長聽了,頻頻點頭表示同意,此時,另一位傳教士問:「我們要留多少做旅費?要拿多少修補禮拜堂?」還未開口表達意見的那一位傳教士說:「不如在地上畫個圈,然後把錢往上拋,掉到圈裡的給我們當旅費,其他的用來修補禮拜堂…」村長聽了,則說:「你們去旅行是服事上帝,需要多少應該給上帝決定」「不如,我們將錢往天上拋,看上帝要拿多少給你們做旅費?掉到地上的交給我來運用…」
如果照村長的建議,三位傳教士應該暫時沒有辦法繼續旅行。當然,仔細想想,既然上帝不需要牛羊作為牲祭,也就不需要禮拜堂作為居所。事實上,耶穌對那在正午到井邊取水的撒瑪利亞婦人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翰福音4:19-24)顯然地,創造一切的主不需要人手所造的建築物,因此,即便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也是為了獻祭者的需要,卻非為了滿足上帝所需。
看來,上文所說的笑話是純屬虛構,因為,即便那三位傳教士本身具有修補禮拜堂的專業,其實,禮拜堂的修補與維護是村民們平常就可以「為自己的需要」而做的事。以現代教會處境來說,難道有人會以為「禮拜堂裡裝設冷氣,是為了讓上帝可以在接受敬拜時比較涼快…?」顯然地,需要吹冷氣的是做禮拜的人,因此,獻金的實際運用是「富足的人與奉獻兩個小錢的寡婦一起享受上帝的恩典」,以此實踐「彼此相愛」或「共享主義(不是共產)」的具體行動。至於無限的上帝,不需要有限的人所奉獻的東西!因此,詩篇作者說:「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 神,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詩篇50:14-15)
結語
本文題目訂為「難聽的詩」,雖然此詩是作為聖殿裡敬拜之用,但顯然地,其中含有先知勸戒以色列人的說法。因為,詩人提醒獻祭的人「要以感謝為祭,要向至高者還願、要在患難時記得主的救恩並求告主名」,其實,那樣的言論就像先知彌迦所警告之「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我豈可為自己的罪過獻我的長子嗎?為心中的罪惡獻我身所生的嗎?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彌迦6:7-8)
詩篇50篇的作者身為詩人,卻也以先知的論點提醒敬拜上帝的人,如此看來,在此篇經文開頭所提到的「亞薩」不僅是一位詩歌創作者,也同時具有「以上帝律法為依據而憂國憂民」的先知特質。論及「亞薩(אָסָף 收集者)」,從聖經裡相關的資料看來,此人屬於利未族,曾經被大衛派在約櫃前歌唱讚美、擔任利未詩班的首領(代上6:39、15:17,19、16:4,5,7,37、25:9),如果以現代教會處境來看,此人可以說是教會裡的聖歌隊或敬拜讚美團。而從詩篇50篇的論述看來,亞薩不只是發揮其在音樂與詩詞上的專才,同時也以文字傳達上帝對信靠者的勸戒。
難聽的詩,其中含有勸戒的論述,或許讓人聽了斥耳、內心糾結。不過,難聽的詩能幫助敬拜上帝者自我省思,讓人更能以心靈與誠實向上帝獻上感謝。可以合理猜測,亞薩之所以被大衛指派為利未詩班的首領,極可能是因為在音樂與詩詞上的優秀;不過,從那篇難聽的詩看來,亞薩不是將自己的服事侷限於撰寫詩詞,更將其對上帝的認識用來幫助其他人誠心實意地敬拜上帝。因此,願上帝幫助我們,透過難聽的詩,在敬拜時更能聚焦於上帝所看重的心靈誠實,讓我們不至於反客為主地以為自己可以用物質來滿足上帝,而是要向上帝誠心獻上感謝,並且不斷信靠值得我們所感謝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