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同桌,等主再來…
彼得後書3:1-9;馬可福音13:32-37
李子和牧師
本主日要恭守聖餐,以「與主同桌,等主再來」為題,論及「與主同桌」,似乎是意味著「守聖餐時,主耶穌就在我們當中」;不過,如果主耶穌就在我們當中,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何要等主再來?…以現實的景況來看,當我們與某人同桌用餐,通常代表「那人在用餐的時空『正』坐在我們的身邊」,並且,是與我們吃著同樣的菜餚…。反之,如果那人不在我們身邊,或沒有出現在我們用餐的時空裡,則可能就不算是與我們同桌用餐,且吃的菜餚即便相似,卻不可能是完全一樣,意即,就算是同樣一道宮保雞丁,也不可能是同一隻雞。
如果基督徒等主再來,則或許會以為「守聖餐時,主還沒有與我們同桌」,而如果主耶穌還沒有入席聖餐,則基督徒守聖餐為何又稱「與主同桌」?顯然地,所謂的「與主同桌」是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若是某人對「主必再臨」有盼望,則如此的信心就讓人在恭守聖餐時感受主的同在。換句話說,無論是在內心或外在,只要基督徒堅信主必再臨,就能跨越時空限制而與主同桌。以此來看,「堅信主必再臨」是基督徒相當重要的信仰,畢竟,如果基督徒對主必再臨有所質疑,就會讓與主同桌失去意義。或者說,如果沒有相信主必再臨,則守聖餐的儀式只是紀念耶穌過去的行動,彷彿只是思念過往,卻沒有盼望將來。
堅信主必再臨,乃是基督徒重要的信仰。不過,從彼得後書中看來,當年有某些人對此質疑,因為,彼得後書作者提及「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彼後3:3-4)從耶穌傳道時的景況來看,耶穌曾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1:15)而從當時的背景來看,或許跟隨耶穌的人們會認為「近了」是「不久以後」的事;然而,耶穌升天後又經過很長的一段時日,有些基督徒仍然等不到耶穌再臨,於是就可能誤以為「主不會再來」。
等待的時間如果沒有按照某人的預期,往往可能會讓那人產生焦慮、疑惑、甚至放棄等待的行動。以男女朋友的約會做比喻,在還沒有手機的時代之前,如果兩人只是相約在某個地點見面,卻沒有約定見面的時間,則可能,當其中一人先到預定地點,在等待的期間,內心就可能會猜想另一人出現的時間點。而如果那另外一人沒有在已經到的那人所預期的時間點出現,則那已經在約定地點等候的人就可能會開始胡思亂想,比方說,那人可能會猜想對方是不是迷路?是不是臨時有事耽擱?…比較嚴重的,那人可能會質疑、對自己說:「他可能不愛我了!?」於是就放棄等候而離開。
從現實生活看來,多數人在約會時都會事先說好時間與地點,因此,如果一人先到卻等不到另一人時,確實是可以合理地猜測迷路、有事耽擱、甚至是移情別戀的可能性。不過,從聖經讀者的角度來看,既然經文記載「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馬可13:32)則代表「耶穌再臨的時間,是連耶穌自己本身都不知道」,而如此的事實,極可能會讓基督徒在等候耶穌期間產生焦慮、疑惑以及其他在信仰上的問題。當然,從耶穌預先對跟隨者的提醒看來,耶穌知道基督徒會因為時間沒有如預期而產生信仰上的問題,因此,耶穌提醒:「你們要謹慎,警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馬可13:33)
耶穌提醒跟隨者,在等候期間要持續警醒,而所謂的警醒,具體來說,不只是醒著,而是要謹慎地盡擔任主的僕人之任務,即,要將主所分派的工盡心盡力做好。而從耶穌的提醒合理猜測,耶穌應該是預料:僕人會因為時間的問題,在等候主再臨的期間出現偷懶的行徑。難怪,耶穌提醒跟隨者:「你們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恐怕他忽然來到,看見你們睡著了。」(馬可13:35-36)顯然地,耶穌要讓跟隨者明白「天父上帝所預定的時間點,不是按照有限的人所預期的時間點」。而如此的說法,也類似彼得後書作者所言:「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後3:8)
論及「一日如千年」,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有一位年輕人問上帝:上帝啊!祢看千年如什麼?上帝說:我看千年如一日。他又問:上帝啊!那祢看千萬元如什麼?上帝說:我看千萬元如一塊錢。這位年輕思考一下,說:上帝,可不可以給我祢的一塊錢。上帝說:沒問題,明天給你。其實,「主看千年如一日」是比喻式的說法,不是要叫聖經讀者真的拿計算機去將自己所預期的時間乘以365,000,而是要讓那些對主再臨失去盼望的人警醒,並且,讓人明白「天父上帝所預定的時間還沒到,乃是給受主託付的僕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傳悔改的福音」。事實上,如果從上帝創造一切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是上帝所創造與珍愛的受造者,因此,彼得後書作者提醒:「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詩篇作者也有提到「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詩篇90:4)而在明白創造主的永恆與受造者的稍縱即逝之際,詩人向上帝祈禱,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12)而從詩人向上帝所祈求的內容看來,信靠上帝的人要得到智慧是為了為主做工。因此,「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詩篇90:17b)不是要為自己立業或積累財富,而是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暫時,因此立志要為永恆的上帝做工,以此讓自己有限的生命在永恆中具有意義。
相似地,信靠耶穌基督的人,也不是在等候主再臨的期間閒閒沒事,卻是要在等候的過程中盡心盡力宣揚主的福音。彼得後書作者提醒聖經讀者「主不願有一人沉淪」,因此,對於我們身邊所有的人,主都期待他們能夠悔改、不再倚靠自己或人手所造的偶像,而是能夠因為信靠耶穌而得享永生,並且在得到永生的確據中也做主的僕人,即,在領受福音以後也向身邊的人傳揚福音。事實上,以此來看,傳福音是主託付給僕人的任務,因此,主的僕人要在等候主再臨期間盡心盡力傳揚主的真理,讓更多的人認識主、信靠主、享受主所賞賜的平安與喜樂。
以如此的角度再回來看「與主同桌」,則當基督徒恭守聖餐時,除了是堅信耶穌基督要再臨而超越時空限制地與將要再臨的主同桌,事實上,與主同桌也是要接受必然再臨的主持續地教導,讓基督徒警醒並實踐主所吩咐的任務。換句話說,恭守聖餐或與主同桌,不只是紀念主已經賞賜給我們的救恩,也同時要在主裡合一、一起為主宣揚福音。難怪,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時候,以餅比喻為自己的身體,讓我們不只是明白「主耶穌的身體被鞭傷是為了替贖我們的罪」,也知道「我們領受耶穌的身體之一部份,就在主裡合一而同屬一個身體」。
相似地,耶穌為世人的罪流出寶血,也讓我們藉著杯與主立下新約,並且也因為領受杯裡的葡萄汁而得到耶穌所賞賜的生命。於是,當信靠耶穌的人領受主的身體與生命,就成為基督的一部分,也就是帶有基督形象之新造的人。論及新造的人,有人可能以為「新的會慢慢變舊,因此,新造的人也是如此」。不過,基督徒成為新造的人是因為領受耶穌的身體與生命,因此,只要持續地與主同桌,並因確信主必再臨而盡心盡力實踐主交託的任務,則基督徒可以持續做新造的人,或者說,不斷地遵守主的吩咐而宣揚主的福音真理,會讓基督徒不斷更新變化!
與主同桌,等主再來!從現實生活看來似乎矛盾,但如果以信心的眼光來看,就能超越時空而在等候耶穌再臨期間與主同桌。當然,與主同桌不是讓基督徒坐著休息,而是要在與主同桌的同時領受主的身體與生命,讓我們不斷地做新造的人、在持續更新變化的生命中宣揚主的福音。而既然基督徒領受耶穌基督的身體與寶血,就會逐漸地轉化為基督的樣式,也會逐漸生出與主耶穌同樣的心志,而論及主的心志,照彼得後書作者所言,乃是「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因此,在與主同桌且等主再來的期間,我們也要彼此提醒並互相勉勵:殷勤為主做工,努力傳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