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vs.驕傲
歷代志下26:1-5、16-21
李子和牧師
本文以「亨通vs.驕傲」為題,首先想要問:亨通會導致驕傲嗎?…如果亨通會讓人驕傲,是不是有人寧願不要亨通?可是,從歷代志的記載看來,讓人亨通的是上帝(代下26:5),既然是上帝給的亨通,又怎麼會導致人驕傲?又,如果上帝給某人的亨通會導致那人驕傲,則其他人是否要因為那人的經驗而拒絕上帝給予亨通?…對於上述的疑問,可以從烏西雅的經歷作探討,因為上帝曾讓此人亨通,後來,他卻因為驕傲而受上帝責罰。
按照聖經的記載,烏西雅算是一位好王,因為他不拜偶像,所行的事被上帝看為好。而在他登基為王之初,聖經作者特別提及,在他身邊有撒迦利亞輔佐,雖然讀者難以確認這位輔佐者的身分,但從此人的名字是「亞威記念(זְכַרְיָהוּ)」來看,這位通達上帝啟示的人物,應該會常常提醒烏西雅要記得尋求耶和華的旨意。或許也是因為常常記得尋求上帝的旨意,就讓烏西雅「亨通(צָלַח)」。
當然,論及上帝所給予的亨通,記得曾以希西家的經驗與詩篇第一篇的經文為例,提出:聖經中所謂的「一盡亨通」,並不是以功利主義為基礎的一種「結果」,因此,現代基督徒要避免以「有拜,有保庇」的觀念誤解亨通的作為。從詩篇第一篇看來,聖經的作者提及「一盡亨通」時是採用動詞的字眼,因此,「亨通」不是利益交換的結果,而是上帝喜悅的行為。」(參〈一盡亨通〉2021.9.5講章)
簡言之,「亨通」不是指上帝賞賜的事業與名聲,而是指「上帝喜悅(符合上帝旨意)的行為」。雖然,上帝喜悅的行為可能會讓人因此得到利益,比方說,遵循上帝旨意而誠實做買賣的人可能會生意興隆,但,那並不代表遵循上帝旨意的人一定會生意興隆,畢竟,如果某人處在奸詐不道德的環境裡,則堅持遵循上帝旨意的行為有可能會帶來生意不興隆。換句話說,亨通與利益沒有互相對應的關係,因此,信靠上帝的人不要誤以為「遵循上帝旨意,就會生意興隆」,而是要明白「遵循上帝旨意、讓上帝喜悅,這所謂『亨通』的行動本身就是好的」。
以此來看「烏西雅定意尋求 神;他尋求耶和華, 神就使他亨通。」(代下26:5b)其實,經文裡所使用的亨通也是動詞,因此,若是不要從「功利主義」或「得到權力地位財富名聲」的角度來看,則曾面對國家被滅與聖殿被毀的歷代志錄作者,在回歸耶路撒冷以後可能是認為:烏西雅決心立志要尋求上帝,上帝就讓他的行為合乎上帝的旨意。
如此的觀點,對於現代基督徒可能會想到耶穌所教導的「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7:7)因為,根據「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6:33),耶穌教導跟隨者要向上帝祈求「上帝的國與義」,至於追求上帝的國與義則是為了照耶穌教導的祈禱文「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6:10)
如果繼續往回看馬太福音書第五章的記載,聖經讀者會發現:耶穌教導這些真理是在宣講「天國八福」以後,所謂「天國八福」,也可以說是「進入上帝國的福音」。而論及進入上帝國,乃是將生命交託給上帝掌權,即進入上帝掌權的國度,至於進入上帝掌權的國度,也可以說是「定意要照上帝的旨意生活」,就好比某人要成為某個國家的公民,必須定意要遵循該國的法律。以此來看烏西雅的亨通,既然是指合乎上帝旨意的行動,則對於現代基督徒而言,他在做王的開始就定意先求上帝,代表烏西雅明白要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也代表他知道「不能先求自己的利益」。
不先求自己的利益,就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而若是信靠上帝的人能不以自我為中心,就不會因為驕傲而受罰。以烏西雅為例,歷代志作者提及「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 神,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代下26:16)從希伯來聖經看來,「強盛 חֶזְקָה」不是「亨通 צָלַח」,因此,烏西雅是因為強盛才導致驕傲,不是因為上帝使他亨通而陷入驕傲的危險。而以歸回重建時期對上帝律法的重視之角度來看,歷代志錄作者應該會特別注意到烏西雅在該事件中受到的責罰,並且也因此要提醒讀者「先求自己的利益可能會強盛,而強盛者若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可能會驕傲而受罰」。
總結來說,對於現代聖經讀者而言,烏西雅企圖違反聖殿規矩的行為顯出他的自我中心,雖然自我中心的人可能透過努力而得到名聲地位與權力,但,那不是上帝賞賜的亨通。上帝賞賜的亨通是持續遵照上帝旨意的行為,如此的行為可能帶給人強盛,而強盛或許會讓人有驕傲地危險,因此,懇求上帝幫助,讓我們定意要先求神的國與義、將上帝國視為第一重要,讓我們不因自我中心而為自己積累名聲地位與強盛的力量,也因此避免陷入驕傲的危險,卻是能因上帝賞賜亨通而持續榮耀主名!